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掘进机简介 | 第11-13页 |
·悬臂式掘进机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掘进机振动性能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虚拟样机技术的特点及发展应用 | 第15-16页 |
·虚拟样机技术的特点 | 第15页 |
·虚拟样机技术的发展应用 | 第15-16页 |
·虚拟样机技术在掘进机上的应用及意义 | 第16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截割部刚柔耦合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 | 第18-29页 |
·基于Pro/ENGINEER 掘进机截割部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18-23页 |
·截割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截割部各零部件的实体建模 | 第19-22页 |
·截割部整机的虚拟总装及干涉检查 | 第22-23页 |
·基于ADAMS 的掘进机截割部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23-28页 |
·掘进机截割部刚体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模态中性文件的建立 | 第24-26页 |
·截割部刚柔耦合模型的建立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3. 截割部刚柔耦合模型振动特性的仿真分析 | 第29-50页 |
·机械振动相关理论 | 第29-32页 |
·模态分析概述 | 第29页 |
·多自由度系统的模态分析理论 | 第29-31页 |
·振动稳定性理论 | 第31页 |
·ADAMS 的柔性体理论 | 第31-32页 |
·截割头载荷模拟及频率分析 | 第32-36页 |
·截割头的瞬时负载的计算原则 | 第32页 |
·截割头的瞬时负载的计算方法 | 第32-33页 |
·截割头负载的频率分析 | 第33-36页 |
·振动测试的添加及仿真分析 | 第36-39页 |
·ADAMS/VIBRATION 模块简介 | 第36页 |
·振动激励的添加 | 第36-37页 |
·振动仿真求解设置 | 第37-39页 |
·截割部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39-46页 |
·系统的主要模态参数 | 第39-40页 |
·主要模态能量分布及振型 | 第40-42页 |
·模态参与程度的分析 | 第42-45页 |
·截割部系统的频响分析 | 第45-46页 |
·回转台载荷的提取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4. 回转台静动态行为研究及局部优化 | 第50-66页 |
·有限元分析的应用 | 第50-52页 |
·有限元ANSYS 概述 | 第50页 |
·有限元方法的解答步骤 | 第50-52页 |
·回转台的静力学分析 | 第52-53页 |
·回转台的模态分析 | 第53-58页 |
·回转台的自由模态参数 | 第54-56页 |
·回转台的约束模态参数 | 第56-58页 |
·回转台瞬态分析 | 第58-63页 |
·瞬态分析方法 | 第58-59页 |
·回转台的瞬态分析 | 第59-63页 |
·回转台的局部优化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5. 截割部螺栓组联接的可靠性分析与改进措施 | 第66-75页 |
·截割头垂直截割力对螺栓联接的影响 | 第66-71页 |
·承载最大螺栓的受力计算 | 第66-69页 |
·螺栓组联接合理性分析 | 第69-70页 |
·受载最大螺栓的强度分析 | 第70-71页 |
·截割头横向截割力对螺栓联接的影响 | 第71-73页 |
·承载最大螺栓的受力计算 | 第71-72页 |
·螺栓组联接合理性分析 | 第72页 |
·受载最大螺栓的强度分析 | 第72-73页 |
·悬臂筒根部变形分析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作者简历 | 第79-8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