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1页 |
第二章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概述 | 第11-16页 |
第一节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1-13页 |
一、取保候审制度的概念 | 第11页 |
二、我国古代的"取保候审" | 第11-12页 |
三、我国近代的"取保候审" | 第12-13页 |
四、我国现代的取保候审制度 | 第13页 |
第二节 取保候审制度的法律属性与功能 | 第13-16页 |
一、取保候审制度的法律属性 | 第13-14页 |
二、取保候审制度的法律功能 | 第14-16页 |
第三章 国外保释制度评述 | 第16-24页 |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保释制度 | 第16-21页 |
一、英国的保释制度 | 第16-18页 |
二、美国的保释制度 | 第18-21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保释制度 | 第21-24页 |
一、德国的保释制度 | 第21-22页 |
二、日本的保释制度 | 第22-24页 |
第四章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适用现状 | 第24-30页 |
第一节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现有规定 | 第24-26页 |
一、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 | 第24页 |
二、取保候审的方式 | 第24页 |
三、保证人的条件及法律责任 | 第24-25页 |
四、被取保人应遵守的义务及法律责任 | 第25页 |
五、取保候审的执行、期限及解除 | 第25-26页 |
第二节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一、取保候审适用范围过于狭窄 | 第26-27页 |
二、保证方式单 | 第27页 |
三、被取保人、保证人的法律责任不明确 | 第27-28页 |
四、取保候审无配套的救济措施 | 第28页 |
第三节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缺陷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一、立法观念上的偏差 | 第28-29页 |
二、刑事强制措施指导理念的误区 | 第29页 |
三、审前程序中司法审查的缺失 | 第29-30页 |
第五章 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 第30-34页 |
第一节 取保候审价值体系的重构 | 第30-31页 |
一、人权保障原则 | 第30页 |
二、无罪推定原则 | 第30-31页 |
三、诉讼效率原则 | 第31页 |
第二节 我国取保候审具体制度的完善 | 第31-34页 |
一、扩大取保候审的适用范围 | 第31-32页 |
二、增加取保候审的保证方式 | 第32-33页 |
三、细化被取保人、保证人的法律责任 | 第33页 |
四、设立取保候审的救济措施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后记 | 第36-37页 |
个人简介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