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研究--以清水洼陷地区为例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4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2-14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14-24页
   ·构造位置及地质演化第14-19页
     ·烃源岩特征第15-16页
     ·地层特征第16-19页
   ·沉积特征及成藏条件第19-24页
     ·沉积条件第19-22页
     ·圈闭条件第22-24页
第三章 构造特征及沉积特征第24-63页
   ·小波变换处理第24-26页
     ·基本原理第24-25页
     ·基于小波变换的提高信噪比,提高分辨率的方法第25-26页
   ·地震反射层系划分及标定第26-30页
     ·层位标定第26-30页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方法第30-34页
     ·断层解释第30-31页
     ·层位对比追踪解释第31-32页
     ·成图速度分析与求取第32-34页
   ·断裂特征第34-40页
     ·构造发育史第34-35页
     ·构造演化及沉积特点第35页
     ·断裂发育特征第35-40页
   ·构造特征第40-43页
   ·沉积特征第43-52页
     ·沉积背景第43-44页
     ·物源方向第44页
       ·重矿物组合及其反映的物源方向第44页
       ·砂岩百分含量及所反映的物源方向第44页
     ·沉积相标志第44-48页
       ·古生物标志第44-45页
       ·岩石相类型及其特征第45-46页
       ·沉积环境标志第46页
       ·电性曲线特征第46-47页
       ·粒度特征第47-48页
     ·沉积微相划分及其分布特征第48-52页
   ·圈闭特征第52-63页
     ·马深1 井区沙三段内部圈闭第53-57页
       ·马深1 井沙三段气层顶面(qd)第55-56页
       ·马深1 井沙三段气层底面(qb)第56-57页
     ·复合圈闭第57-60页
     ·东营组东二段断鼻圈闭第60-63页
第四章 三维地震储层预测第63-77页
   ·波阻抗反演原理第63-65页
   ·反演方法选取与实现措施第65-67页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第65-66页
     ·地震资料加密采样第66页
     ·测井资料精细校正第66页
     ·子波提取第66页
     ·储层标定第66-67页
     ·反演剖面色标选定原则第67页
   ·测井分析第67-68页
   ·波阻抗储层反演第68-70页
   ·储层预测第70-77页
     ·地震精细解释第71-73页
     ·储层预测第73-77页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第77-83页
   ·储层纵横向分布特征第77-81页
     ·东营组储层纵横向分布特征第77-78页
     ·沙河街组一+二段储层纵横向分布特征第78-79页
     ·沙河街组三段储层纵横向分布特征第79-81页
   ·储层的“四性”特征第81-83页
     ·东营组储层的“四性”特征第81页
     ·沙河街组一+二段储层的“四性”特征第81-82页
     ·沙河街组三段储层的“四性”特征第82-83页
第六章 成藏分析与井位部署第83-105页
   ·成藏分析第83-86页
     ·油源条件第83-84页
     ·储层条件第84-85页
     ·盖层条件第85页
     ·圈闭条件第85-86页
     ·油气运聚及保存第86页
   ·井位部署第86-10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第105-106页
致谢第106-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河小洼油田蒸汽驱数值模拟研究
下一篇: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演化与砂岩型铀矿成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