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导论 | 第10-21页 |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1-12页 |
·民营企业的界定 | 第11-12页 |
·对外直接投资的界定 | 第12页 |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国外关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关于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本文的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20-21页 |
2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与特点 | 第21-29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萌芽阶段(1979年—1991年) | 第21页 |
·起步阶段(1992年—2001年) | 第21-22页 |
·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 第22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 第22-26页 |
·对外投资的规模 | 第22-24页 |
·对外投资的产业分布 | 第24-25页 |
·对外投资的区域分布 | 第25-26页 |
·对外投资的方式 | 第26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 | 第26-29页 |
·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 第26-27页 |
·对外投资仍以制造业为主 | 第27页 |
·投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 | 第27页 |
·投资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 第27-29页 |
3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 | 第29-33页 |
·巩固和扩大国际市场 | 第29-30页 |
·进行海外融资 | 第30-31页 |
·获取国外先进技术 | 第31页 |
·获取海外市场信息 | 第31-32页 |
·培养和吸引国际型人才,积累跨国经营经验 | 第32-33页 |
4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劣势分析 | 第33-42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 第33-36页 |
·效率优势 | 第33页 |
·小规模技术优势 | 第33-34页 |
·相对区位优势 | 第34-35页 |
·低成本优势 | 第35页 |
·特色产品和产业优势 | 第35-36页 |
·华商经贸网络创造的优势 | 第36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劣势 | 第36-42页 |
·规模偏小,资金实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 | 第36-38页 |
·企业融资渠道不畅 | 第38页 |
·核心竞争力弱,缺乏长远发展战略 | 第38-39页 |
·缺少国外市场信息和国际型人才 | 第39-40页 |
·缺少政府和非政府中介组织的支持 | 第40-42页 |
5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选择 | 第42-49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组织模式选择 | 第42-43页 |
·产业集群组织模式:中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选择 | 第42页 |
·企业集团组织模式:大型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选择 | 第42-43页 |
·战略联盟组织模式: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未来选择 | 第43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 第43-45页 |
·标准化技术产业 | 第43-44页 |
·资源开发业 | 第44页 |
·特色产业 | 第44-45页 |
·高新技术产业 | 第45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 | 第45-47页 |
·巩固民营企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及亚洲的投资 | 第45-46页 |
·逐步扩大民营企业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 第46-47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选择 | 第47-49页 |
·新建企业 | 第47-48页 |
·跨国并购 | 第48-49页 |
6 促进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措施 | 第49-55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内部改善措施 | 第49-51页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树立长远发展战略 | 第49页 |
·积极实施海外融资战略 | 第49-50页 |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 第50-51页 |
·创新用人机制,吸纳国际化人才 | 第51页 |
·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外部政策保障措施 | 第51-55页 |
·政府应制定与完善对外投资战略 | 第51-52页 |
·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 第52页 |
·建立企业对外投资信息咨询机构 | 第52-53页 |
·加强对外投资专业人才培养 | 第53页 |
·建立对外投资保障机制 | 第53-55页 |
7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