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中英文縮略语表 | 第10-11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临床资料 | 第12-17页 |
| 1 病例来源 | 第12页 |
| 2 一般资料 | 第12-13页 |
| 3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 4 入选和排除标准 | 第14-17页 |
| 方法 | 第17-20页 |
| 1 治疗方法 | 第17页 |
| 2 观察指标 | 第17页 |
| 3 疗效判定标准 | 第17-19页 |
| 4 安全性评价标准 | 第19页 |
| 5 统计方法 | 第19-20页 |
| 结果 | 第20-23页 |
| 1 疾病总疗效的比较 | 第20页 |
| 2 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 | 第20页 |
| 3 中医证候疗效的比较 | 第20-21页 |
| 4 肾功能的比较 | 第21页 |
| 5 Hb、24hUPQ、A1b的比较 | 第21-22页 |
| 6 安全性评价 | 第22-23页 |
| 讨论 | 第23-30页 |
| 1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 第23-24页 |
| 2 祖国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 第24-25页 |
| 3 肾衰汤立论依据 | 第25页 |
| 4 肾衰汤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第25-28页 |
| 5 疗效评价 | 第28-29页 |
| 6 安全性评价 | 第29-30页 |
| 结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 附录 文献综述 | 第33-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