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 第8-13页 |
一、 病例选择标准 | 第8-9页 |
(一) 诊断标准 | 第8页 |
(二) 分型标准 | 第8-9页 |
(三) 临床病例的选择 | 第9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三、 治疗方法 | 第10-11页 |
(一) 术前准备 | 第10页 |
(二) 手术方法 | 第10-11页 |
(三) 术后治疗与康复 | 第11页 |
四、 术后随访 | 第11页 |
五、 观察指标 | 第11-12页 |
六、 疗效评价标准 | 第12页 |
(一) Harris 髋关节评分标准 | 第12页 |
(二) 临床愈合标准 | 第12页 |
(三) 骨性愈合标准 | 第12页 |
七、 统计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13-18页 |
讨论 | 第18-23页 |
一、 股骨近端的解剖特点 | 第18页 |
二、 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认识 | 第18-19页 |
三、 对 ALP 内固定,DHS 内固定,PFNA 内固定的认识 | 第19-22页 |
(一)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内固定 | 第19-20页 |
(二) 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 | 第20页 |
(三)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 | 第20-21页 |
(四) 应用 PFNA 的注意事项 | 第21-22页 |
四、 术前术后骨质疏松的治疗 | 第22页 |
五、 功能训练 | 第22-23页 |
结语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7页 |
综述 | 第27-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5页 |
附录与附表 | 第35-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详细摘要 | 第4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