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文结构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7页 |
·知识管理理论概述 | 第16-19页 |
·知识管理的提出 | 第16页 |
·知识管理的概念 | 第16-17页 |
·知识管理的实施步骤 | 第17-19页 |
·知识管理能力 | 第19页 |
·IT 企业知识管理理论概述 | 第19-26页 |
·IT 企业的特点 | 第20-21页 |
·IT 企业知识管理界定 | 第21-25页 |
·IT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概念界定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IT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价体系 | 第27-33页 |
·IT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价内涵 | 第27-28页 |
·IT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价流程 | 第28-29页 |
·IT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价原则 | 第29-30页 |
·IT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价方法的确定 | 第30-32页 |
·综合评价方法 | 第30-31页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IT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 第33-51页 |
·IT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企业内部影响因素 | 第33-34页 |
·企业外部影响因素 | 第34-35页 |
·IT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44页 |
·指标选取的原则和方法 | 第35-37页 |
·指标体系构成方案 | 第37-40页 |
·指标体系的分析及测度 | 第40-44页 |
·IT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价方法模型 | 第44-49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第44-46页 |
·IT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46-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燕软集团知识管理能力评价 | 第51-69页 |
·燕软集团现状 | 第51页 |
·燕软集团知识管理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51-56页 |
·一级指标权重确定 | 第51-53页 |
·二级指标权重确定 | 第53-56页 |
·燕软集团知识管理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56-65页 |
·指标规范化处理 | 第57-60页 |
·建立评价因素集 | 第60页 |
·建立评语集 | 第60页 |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第60页 |
·确定隶属度集 | 第60-61页 |
·进行单项评价及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综合评价及其结果分析 | 第63-65页 |
·燕软集团知识管理能力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第65页 |
·燕软集团知识管理相关改进措施及建议 | 第65-68页 |
·增加企业上下对知识管理的认可度 | 第66页 |
·加强员工知识共享鼓励措施的实施 | 第66-67页 |
·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 | 第67页 |
·加强企业外显知识组合化 | 第67页 |
·建立健全的知识保护体系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IT 企业知识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成方案专家意见调查表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