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化学论文

玫瑰红景天有效成分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中文摘要第1-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7页
   ·玫瑰红景天简介第15-16页
     ·形态与分类第15页
     ·应用史第15-16页
   ·玫瑰红景天的化学成分第16-20页
     ·主要成分第16-19页
       ·苯乙醇类化合物(phenylethanoids)第16页
       ·黄酮类(flavonoids)第16-17页
       ·苯丙素(phenylpropanoids)第17-18页
       ·萜类(terpenes)第18-19页
       ·生氰苷第19页
       ·有机酸类(organic acids)第19页
       ·其它成分第19页
     ·活性成分的生源合成途径第19-20页
     ·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遗传工程和组织培养第20页
     ·活性成分的人工合成第20页
   ·玫瑰红景天的生物活性第20-26页
     ·适应原和抗压效果第21页
     ·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影响第21-22页
     ·抗抑郁和抗焦虑活性第22-23页
     ·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第23页
     ·抗氧化、抗变异和抗癌效果第23-24页
     ·对肝和心脏保护作用第24-25页
     ·对内分泌和生殖的作用第25页
     ·毒性、适用人群、剂量第25-26页
   ·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第26-27页
     ·回流提取第26页
     ·微波辅助提取第26页
     ·超声辅助提取第26-27页
     ·酶解法第27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第27页
     ·超高压提取第27页
   ·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第27-28页
   ·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第28-29页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第28页
     ·毛细管电泳色谱(CEC)第28页
     ·薄层色谱第28页
     ·高效液相色谱(HPLC)第28-29页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9页
   ·研究的内容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7页
第二章 玫瑰红景天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第37-56页
   ·引言第37页
   ·材料与方法第37-41页
     ·材料和试剂第37页
     ·实验仪器第37-38页
     ·有效成分提取率的测定方法第38页
     ·固形物提取率测定方法第38页
     ·原料粒径的计算方法第38页
     ·提取工艺参数的选择第38-39页
       ·单因素实验第38-39页
       ·响应面实验优化工艺参数第39页
     ·HPLC 法测定红景天浸出液第39页
     ·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第39-40页
     ·提取过程的热力学第40-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52页
     ·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第41-44页
       ·提取方法对提取率的影响第41-42页
       ·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第42页
       ·液料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第42-43页
       ·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第43-44页
       ·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第44页
     ·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参数的优化第44-49页
       ·正交组合实验方案的按排第44-45页
       ·响应面模型回归系数分析第45-46页
       ·响应面各实验因素对提取得率的影响第46-48页
       ·提取条件的最佳化第48-49页
     ·提取次数的确定第49-50页
     ·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第50页
     ·提取平衡常数与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第50-51页
     ·提取的热力学参数ΔH~0 和ΔS~0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第三章 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第56-86页
   ·引言第56-57页
   ·材料和仪器第57-58页
     ·材料和试剂第57-58页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58页
   ·实验方法第58-61页
     ·大孔树脂对两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分离和富集第58-59页
       ·大孔树脂的预处理和再生第58页
       ·样品的制备第58页
       ·静态吸附和解吸第58-59页
       ·静态吸附等温线第59页
       ·静态吸附动力学第59页
       ·动态吸附和解析第59页
     ·Salidroside 单体结晶制备分离第59页
     ·Rosavin 粗品硅胶柱层析第59-60页
     ·ADS-5c 树脂柱层析制备rosavin 单体第60页
       ·静态吸附等温线第60页
       ·动态吸附和洗脱第60页
     ·其它单体的制备纯化第60-61页
       ·10%乙醇洗脱物的分离第61页
       ·30%乙醇洗脱物的分离第61页
       ·40%乙醇洗脱物的分离第61页
       ·60%乙醇洗脱物的分离第61页
   ·结果和讨论第61-82页
     ·大孔树脂对两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分离和富集第61-73页
       ·吸附树脂的选择第61-62页
       ·树脂静态吸附等温线第62-64页
       ·三种树脂静态吸附吸附动力学方程第64-65页
       ·三种非极性树脂对两类成分的分离选择性第65-66页
       ·树脂静态吸附机理第66-67页
       ·HPD-200 树脂静态吸附等温线第67-68页
       ·树脂静态吸附热力学第68-69页
       ·动态吸附和分离第69-73页
     ·Salidroside 单体结晶制备分离第73-76页
       ·Salidroside 浓度对结晶的影响第73-74页
       ·时间对salidroside 结晶的影响第74-75页
       ·温度对salidroside 结晶的影响第75页
       ·在优化条件下的结晶纯化效果第75页
       ·硅胶柱色谱流动相的选择第75-76页
     ·Rosavin 粗品硅胶柱层析第76-79页
       ·硅胶柱色谱加样量的选择第76-77页
       ·柱床高度的选择第77页
       ·硅胶柱色谱洗脱流速的选择第77-78页
       ·硅胶柱对rosavin 的分离效果第78-79页
     ·ADS-5c 树脂柱层析制备rosavin 单体第79-81页
       ·ADS-5c 树脂的静态吸附等温线第79页
       ·洗脱剂的选择第79-80页
       ·洗脱流速的选择第80页
       ·ADS-5c 对rosavin 的分离纯化结果第80-81页
     ·其它单体的制备纯化第81-82页
   ·本章小结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第四章 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第86-105页
   ·引言第86页
   ·实验部分第86-87页
     ·材料与试剂第86页
     ·实验仪器第86页
     ·实验方法第86-87页
       ·红外光谱法(IR)第86页
       ·高效液相色谱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第86-87页
       ·核磁共振法第87页
   ·结果与讨论第87-102页
     ·化合物1 结构鉴定第87-88页
     ·化合物2 结构鉴定第88-89页
     ·化合物3 的结构鉴定第89-91页
     ·化合物4 的结构鉴定第91-92页
     ·化合物5 的结构鉴定第92-93页
     ·化合物6 的结构鉴定第93-94页
     ·化合物7 的结构鉴定第94-95页
     ·Salidroside 的波谱分析第95-96页
     ·Rosavin 的波谱分析第96-97页
     ·化合物8 结构鉴定第97-98页
     ·化合物9 结构鉴定第98-99页
     ·化合物10 结构鉴定第99-100页
     ·化合物11 结构鉴定第100页
     ·化合物12 结构鉴定第100-101页
     ·化合物13 结构鉴定第101-102页
   ·本章小结第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5页
第五章 红景天有效成分分析及指纹图谱的建立第105-124页
   ·引言第105-106页
   ·材料和仪器第106-107页
     ·实验仪器第106页
     ·材料与试剂第106-107页
   ·实验方法第107-108页
     ·主要成分的定量分析第107-108页
       ·主要成分含量计算第107页
       ·标准溶液的配制第107页
       ·样品的制备第107-108页
       ·色谱条件第108页
     ·红景天指纹图谱分析第108页
       ·样品的制备第108页
       ·色谱条件第108页
   ·结果与讨论第108-121页
     ·主要成分的定量分析第108-113页
       ·色谱条件的优化第108-109页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109-110页
       ·溶剂提取方法的优化第110-111页
       ·HPLC 定量方法的确证第111-113页
       ·红景天样品多成分含量的测定第113页
     ·不同产地和品种的红景天指纹图谱分析第113-121页
       ·精密度和重现性第113-114页
       ·稳定性实验第114页
       ·测定波长的选择第114页
       ·不同产地和品种的红景天指纹图谱的建立第114-116页
       ·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第116页
       ·红景天样品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第116-117页
       ·红景天样品指纹图谱的主成分分析第117-119页
       ·指纹图谱中化学成分的鉴定第119-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4页
主要结论第124-126页
主要创新点第126-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8-129页
附录第129-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南安阳高发区食管鳞癌发病风险与雌激素的关系
下一篇:HDAC1反义寡核苷酸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