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生教育论文

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以高等教育学专业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9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一、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第11-17页
  一、概念界定第11-14页
  二、研究现状第14-17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7-19页
  一、研究思路第17-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二章 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比较第19-28页
 第一节 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第19-28页
  一、中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第19-23页
  二、美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第23-25页
  三、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比较第25-28页
第三章 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比较第28-52页
 第一节 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内容比较第28-37页
  一、中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概况及特点分析第28-30页
  二、美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概况及特点分析第30-31页
  三、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比较第31-32页
  四、中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概况及特点第32-34页
  五、美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概况及特点第34-36页
  六、中美高等教育学课程内容的比较第36-37页
 第二节 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法的比较第37-44页
  一、中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法概况及特点第37-40页
  二、美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法概况及特点第40-43页
  三、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法的比较第43-44页
 第三节 中美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的比较第44-52页
  一、招生录取制度第44-47页
  二、导师制度第47-49页
  三、评估淘汰制度第49-52页
第四章 有关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建议第52-63页
 第一节 多元、灵活、具体目标的时代性第52-54页
 第二节 课程设置的改良第54-56页
  一、增加课程种类,适当添加应用型课程、综合课程、方法类课程的学习第54-55页
  二、提高课程质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建设第55页
  三、课程设置国际化,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第55-56页
 第三节 教学方式的改进第56-59页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性,灵活性、互动性第56-57页
  二、建立宽松的教学环境,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第57页
  三、加强科研训练,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49第57-59页
 第四节 建立新型、适应时代发展的管理制度第59-63页
  一、创建以综合能力考察为导向的录取制度第59-60页
  二、导师制度的完善第60-61页
  三、强化评估制度和淘汰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第61-63页
结语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地理位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下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