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恋爱、家庭、婚姻论文--婚姻论文

“80后”民工择偶行为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介绍第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页
     ·研究方法第9页
   ·研究对象介绍第9-11页
   ·文献回顾第11-16页
     ·国外关于流迁人口婚姻行为的理论第12-13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13-16页
第二章 “80 后”民工择偶向城市靠拢的表现第16-25页
   ·择偶标准的多元化趋势第16-18页
     ·择偶标准的特点及表现第16-17页
     ·性别差异对择偶标准的影响第17-18页
   ·择偶对象向市民的转变第18-21页
     ·择偶延向市民的尝试第19-20页
     ·阻碍与市民结合的因素第20-21页
   ·现代传媒工具在择偶中的广泛运用第21-23页
     ·征婚第22页
     ·即时聊天工具交友第22-23页
   ·家长对子女择偶向城市靠拢的矛盾态度第23-25页
     ·热切希望子女与市民结合第23页
     ·家长的担忧第23-25页
第三章 “80 后”民工回村择偶新气象第25-32页
   ·择偶标准多样中的现实第25页
   ·择偶从血缘、地缘向业缘的扩展第25-26页
   ·传统择偶方式的现代嬗变第26-28页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新诠释第27页
     ·同辈群体在“80 后”民工择偶中的影响第27-28页
   ·家长对子女“自定终身”的态度第28-29页
     ·参与不干预第28页
     ·与子女对抗第28-29页
   ·“闪电定亲”在民工群体中走俏第29-32页
     ·促使民工“闪定”的因素第29-30页
     ·“闪定”的危害第30-32页
第四章 影响“80 后”民工择偶行为的因素分析第32-37页
   ·高度的自我期待——“80 后”民工自己认为不属于农村人第32-33页
   ·城市塑造下的乡村边缘人第33-35页
     ·难以融入农村的尴尬第33-34页
     ·农村人的外推力第34-35页
   ·城市边缘人的境地第35-37页
     ·先赋身份导致的“非城里人”第35页
     ·制度性根源造就城市边缘人第35-36页
     ·制度根源导致边缘化的表现第36-37页
第五章 结论第37-40页
   ·思考第37-38页
     ·婚恋观念和行为的现代化——对传统的背叛或偏离第37页
     ·选择上的“两难”——“双重边缘人”在婚恋生活中的延伸第37-38页
     ·“80 后”民工的未来婚恋——三种方式并存第38页
   ·对策第38-40页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第38-39页
     ·加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44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4-45页
附录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朝鲜族数字仓储系统构建
下一篇:布鲁氏菌感染巨噬细胞cDNA文库构建及互作蛋白的筛选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