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决判决制度在我国的构建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即决判决制度概述 | 第10-16页 |
·即决判决制度的发展史 | 第10-12页 |
·即决判决制度的内涵 | 第12-16页 |
·即决判决制度的特征 | 第12-13页 |
·即决判决制度的功能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即决判决制度的指导原则 | 第16-22页 |
·程序正义原则 | 第16-17页 |
·诉讼效益原则 | 第17-19页 |
·诉权处分原则 | 第19-22页 |
第三章 我国引入即决判决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2-32页 |
·我国引入即决判决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22-26页 |
·我国简易程序的不足 | 第22-24页 |
·我国督促程序的不足 | 第24-26页 |
·我国引入即决判决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 第26-32页 |
·即决判决制度与审前程序 | 第26-28页 |
·我国的审前准备程序现状 | 第28-32页 |
第四章 我国构建即决判决制度的基本设想 | 第32-40页 |
·申请的主体 | 第32-33页 |
·即决判决的适用 | 第33-36页 |
·申请的时间 | 第33页 |
·适用的范围 | 第33-34页 |
·适用的标准 | 第34-35页 |
·适用的审级及法院 | 第35-36页 |
·其他方面 | 第36-40页 |
·即决判决的效力 | 第36-37页 |
·救济的途径 | 第37-38页 |
·费用的负担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