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机械故障诊断研究意义及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机械故障诊断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机械故障诊断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页 |
·滚动轴承诊断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3页 |
·滚动轴承诊断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1页 |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 第11-13页 |
·振动信号处理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第13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2 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分析及振动诊断方式 | 第15-26页 |
·概述 | 第15页 |
·滚动轴承故障主要形式及成因 | 第15-17页 |
·滚动轴承振动信号的特征 | 第17-20页 |
·滚动轴承的固有振动频率 | 第17-19页 |
·滚动轴承的故障特征频率 | 第19-20页 |
·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分析方法 | 第20-25页 |
·时域分析方法 | 第21-23页 |
·频域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时频域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EMD的时频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第26-38页 |
·概述 | 第26页 |
·基本概念 | 第26-28页 |
·瞬时频率 | 第26-27页 |
·基本模态分量 | 第27-28页 |
·EMD时频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28-30页 |
·经验模态分解过程 | 第28-29页 |
·经验模态分解停止准则 | 第29-30页 |
·EMD方法的完备性和正交性 | 第30-32页 |
·EMD方法的完备性 | 第30-31页 |
·EMD方法的正交性 | 第31-32页 |
·基于EMD的Hilbert变换(HHT)的基本原理和算法 | 第32-34页 |
·EMD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第34-37页 |
·局部均值的求解 | 第34-36页 |
·端点效应处理方法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4 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诊断 | 第38-51页 |
·神经元网络概述 | 第38-40页 |
·神经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 第38页 |
·人工神经元模型 | 第38-39页 |
·神经网络学习规则 | 第39-40页 |
·BP神经网络 | 第40-45页 |
·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 | 第40-41页 |
·神经网络的前向计算 | 第41-42页 |
·误差反向传播和加权系数的调整 | 第42页 |
·输出层及隐含层加权系数的调整 | 第42-43页 |
·加权系数的学习计算步骤 | 第43-45页 |
·BP网络的设计 | 第45页 |
·输入和输出层的设计 | 第45页 |
·隐含层的设计 | 第45页 |
·EMD与BP神经网络联合的故障智能诊断 | 第45-50页 |
·EMD与神经网络联合故障诊断的可能性 | 第45-46页 |
·EMD与BP网络联合诊断实验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基于EMD与BP神经网络的轴承故障智能诊断系统 | 第51-60页 |
·概述 | 第51页 |
·开发工具简介 | 第51-53页 |
·Matlab | 第51-52页 |
·Visual Basic | 第52-53页 |
·Matlab与Visual Basic应用接口方法 | 第53-54页 |
·使用ActiveX自动化服务技术 | 第53页 |
·使用动态数据交换技术 | 第53页 |
·将Matlab函数编译为可独立执行的动态连接库 | 第53-54页 |
·软件系统基本功能介绍 | 第54-59页 |
·软件系统的功能模块 | 第54-55页 |
·系统主界面 | 第55-56页 |
·振动信号常规分析模块界面 | 第56-57页 |
·振动信号EMD分析模块界面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