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4页 |
| ·中国柴油车发展简史 | 第7页 |
| ·柴油车尾气排放特征及主要污染物 | 第7-9页 |
| ·柴油车排放控制历程 | 第9-11页 |
| ·国外柴油车排放标准和控制历程 | 第9-11页 |
| ·我国柴油车排放标准和控制历程 | 第11页 |
| ·柴油车排放控制技术 | 第11-14页 |
| ·机内治理技术 | 第12页 |
| ·机外净化技术 | 第12-14页 |
| 2 用于柴油车排气的净化催化剂 | 第14-30页 |
| ·贵金属催化剂 | 第14页 |
| ·非贵金属催化剂 | 第14-18页 |
| ·稀土钙钛矿催化剂 | 第18-28页 |
| ·稀土钙钛矿型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 ·钙钛矿催化剂的结构组成 | 第20-21页 |
| ·钙钛矿催化剂主要特性 | 第21-22页 |
| ·钙钛矿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22-27页 |
| ·主要应用领域 | 第27-28页 |
| ·钛矿催化剂用于机动车排气 | 第28页 |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8-30页 |
| 3 La-K-Mn-O催化剂的制备 | 第30-48页 |
| ·实验材料及仪器设备 | 第30页 |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 ·仪器设备 | 第30页 |
| ·实验部分 | 第30-36页 |
| ·溶液的配制 | 第30-31页 |
| ·催化剂的制备过程 | 第31页 |
| ·BET分析 | 第31-32页 |
| ·TG-DTA分析 | 第32-33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3-34页 |
| ·TPO(程序升温氧化)实验条件 | 第34-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8页 |
| ·TG-DTA结果分析 | 第36页 |
| ·XRD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 ·纳米晶La_(0.8)K_(0.2)MnO_3催化剂对炭黑燃烧分解的催化作用 | 第37-39页 |
| ·pH值对产物的影响 | 第39-40页 |
| ·金属离子与酸的摩尔比对产物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柠檬酸配比对催化炭黑燃烧性能的影响 | 第41页 |
| ·不同焙烧升温程序对纳米晶La_(0.8)K_(0.2)MnO_3性能的影响 | 第41-44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41-42页 |
| ·样品的TG-DTG表征 | 第42-44页 |
| ·PVA的加入对La_(0.8)K_(0.2)MnO_3催化炭黑燃烧活性的影响 | 第44页 |
| ·A位K取代La-Mn-O钙钛矿催化剂对催化炭黑燃烧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 ·NO对炭黑催化燃烧过程的影响 | 第45-48页 |
| 4 结论 | 第48-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