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土地利用的城市边缘区界定及其空间扩展分析研究--以长安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13页
        1.2.1 国外城市边缘区研究分析第10-11页
        1.2.2 国内城市边缘区研究分析第11-13页
    1.3 研究目标第13页
    1.4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5 研究内容第14页
    1.6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7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5-16页
    1.8 技术路线第16-17页
第二章. 城市边缘区相关理论第17-25页
    2.1 城市边缘区起源与定义第17-19页
        2.1.1 城市边缘区研究起源第17页
        2.1.2 城市边缘区定义第17-19页
    2.2 城市边缘区的特性及功能第19-21页
        2.2.1 城市边缘区的特性第19-20页
        2.2.2 城市边缘区的主要功能第20-21页
    2.3 城市边缘区判定方法第21-25页
        2.3.1 定性方法第21页
        2.3.2 定量方法第21-23页
        2.3.3 本文城市边缘区界定方法第23-25页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处理第25-30页
    3.1 研究区选取及概况第25-27页
        3.1.1 研究区选取第25页
        3.1.2 研究区概述第25-27页
    3.2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第27-30页
        3.2.1 数据来源第27页
        3.2.2 数据处理第27-30页
第四章. 城市边缘区变化分析第30-55页
    4.1 长安区城市边缘区界定第30-36页
        4.1.1 城市边缘区判定基本思路第30-31页
        4.1.2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速率度量第31-32页
        4.1.3 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度特点第32-34页
        4.1.4 城市边缘区内外边界的划定第34-36页
    4.2 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变化情况第36-44页
        4.2.1 建设用地总体变化情况第36页
        4.2.2 各街道办建设用地各年占比第36-37页
        4.2.3 扩展强度第37-39页
        4.2.4 扩展方向第39-40页
        4.2.5 建设密度第40-43页
        4.2.6 扩展类型第43-44页
    4.3 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特征第44-45页
        4.3.1 经济驱动下的用地类型转换迅速第44页
        4.3.2 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之间交错分布第44-45页
        4.3.3 人地矛盾日益凸显第45页
    4.4 影响因素分析第45-55页
        4.4.1 经济因素第46-49页
        4.4.2 人口因素第49-50页
        4.4.3 交通因素第50-52页
        4.4.4 自然因素第52-53页
        4.4.5 规划因素第53-55页
第五章. 研究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学意义及建议第55-59页
    5.1 研究城市边缘区的规划学意义第55-56页
        5.1.1 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城市分区提供理论基础第55页
        5.1.2 帮助控制城市边缘区内土地利用密度和强度等第55-56页
    5.2 优化具体措施建议第56-59页
        5.2.1 处理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关系第56页
        5.2.2 科学制定土地利用规划第56-57页
        5.2.3 加强城市边缘区规划的动态性第57-58页
        5.2.4 严格监督土地市场强化土地利用监控第58-59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59-61页
    6.1 结论第59-60页
    6.2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致谢第66-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Hp治疗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继发血小板增多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下一篇:hTERT,c-myc和Ki-67在卵巢颗粒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