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建筑施工企业的特征 | 第13页 |
·国际工程项目的特征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意义 | 第16-18页 |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不一致 | 第16-17页 |
·国际工程项目组织形式不合理 | 第17页 |
·缺少计算机支持的协同管理平台 | 第17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32页 |
·协同学及其基本原理 | 第19-24页 |
·支配效应原理 | 第20页 |
·自组织效应原理 | 第20-21页 |
·协同效应原理 | 第21-24页 |
·项目组织形式 | 第24-29页 |
·项目组织应遵循的原则 | 第24页 |
·项目组织的选择依据 | 第24-25页 |
·项目组织形式 | 第25-29页 |
·工程项目与建筑施工企业协同机理 | 第29-32页 |
·项目层与企业层的协同机理 | 第30页 |
·项目经理与企业法人之间的协同机理 | 第30-32页 |
第3章 国际工程项目与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协同机制分析 | 第32-42页 |
·国际工程项目与国内建筑施工企业协同分析 | 第32-36页 |
·国际工程项目与国内建筑施工企业战略目标的协同分析 | 第32-33页 |
·国际工程项目组织形式分析 | 第33-35页 |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建立协同模型 | 第36-39页 |
·协同的功能模块 | 第36页 |
·协同范式模块 | 第36-37页 |
·协同技术支持模块 | 第37-39页 |
·协同效应分析 | 第39-40页 |
·协同机制的实现过程 | 第40-42页 |
第4章 以SSJ公司为例分析协同机制的实现 | 第42-56页 |
·公司现状 | 第42-43页 |
·公司组织机构 | 第43-44页 |
·实现国际工程项目与企业战略目标的协同 | 第44-45页 |
·采用合理的国际工程项目组织形式 | 第45-51页 |
·变相矩阵形式 | 第45-46页 |
·优先级确定方法 | 第46-50页 |
·知识共享与统一采购 | 第50-51页 |
·构建计算机支持的协同管理信息系统 | 第51-54页 |
·协同机制在SSJ公司的实现 | 第54-5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