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 ·云南蒙自白牛厂矿区资源情况分析 | 第13-18页 |
| ·白牛厂银铅锌多金属矿床特点 | 第13-15页 |
| ·矿石中主要元素赋存状态 | 第15-18页 |
| ·铅锌矿主要硫化矿物的性质 | 第18-20页 |
| ·铅锌矿主要硫化矿物的浮选行为研究 | 第20-26页 |
| ·方铅矿 | 第20-21页 |
| ·(铁)闪锌矿 | 第21-23页 |
| ·黄铁矿 | 第23-24页 |
| ·磁黄铁矿 | 第24-26页 |
| ·复杂铅锌(铟银)硫化矿资源回收工艺 | 第26-30页 |
| ·复杂铅锌硫化矿浮选工艺 | 第26-28页 |
| ·硫化矿浮选电化学及电位调控浮选技术的发展 | 第28-30页 |
| ·难处理铅锌硫化矿资源中贵金属和稀散金属的回收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试样、药剂和实验方法 | 第31-34页 |
| ·矿样 | 第31页 |
| ·药剂 | 第31-32页 |
| ·试验方法 | 第32-34页 |
| 第三章 蒙自主要硫化矿物浮选性质研究 | 第34-48页 |
| ·pH值对硫化矿物浮选性质的影响 | 第34-35页 |
| ·抑制剂对矿物的浮选的影响 | 第35-41页 |
| ·石灰对矿物的浮选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硫酸锌和亚硫酸钠对矿物的浮选的影响 | 第37-39页 |
| ·腐植酸钠对矿物的浮选的影响 | 第39页 |
| ·石灰对经Cu~(2+)活化的硫化矿物的抑制作用 | 第39-40页 |
| ·腐植酸钠对经Cu~(2+)活化的硫化矿物的抑制作用 | 第40-41页 |
| ·矿浆电位对矿物的浮选的影响 | 第41-45页 |
| ·石灰体系硫化矿物的电位调控浮选 | 第45-48页 |
| 第四章 蒙自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 | 第48-69页 |
| ·对门山铅锌硫化矿的浮选分离 | 第48-55页 |
| ·试验矿样分析 | 第48-49页 |
| ·浮选试验研究 | 第49-55页 |
| ·蒙自1750坑铅锌硫化矿的浮选分离 | 第55-69页 |
| ·1750铅锌矿矿石化学成分 | 第55-56页 |
| ·磨矿粒度试验 | 第56-57页 |
| ·1750矿高碱浮选试验 | 第57-59页 |
| ·1750矿快速浮选试验 | 第59-65页 |
| ·1750矿优先浮铅-锌硫混合浮选-分离试验研究 | 第65-69页 |
| 第五章 蒙自对门山铅锌硫化矿浮选关键技术研究 | 第69-88页 |
| ·矿石性质 | 第70页 |
| ·对门山矿浮选结果 | 第70-73页 |
| ·蒙自对门山铅锌硫化矿浮选关键技术分析 | 第73-82页 |
| ·磨矿分级 | 第73-74页 |
| ·铅系统浮选 | 第74-77页 |
| ·锌硫混合浮选系统 | 第77-79页 |
| ·锌硫浮选分离系统 | 第79-82页 |
| ·对门山铅锌矿浮选存在问题与分析 | 第82-88页 |
| ·磨矿分级 | 第82-83页 |
| ·铅的粗选 | 第83-84页 |
| ·铅的扫选 | 第84页 |
| ·铅的精选 | 第84-85页 |
| ·锌硫混合浮选 | 第85-86页 |
| ·锌硫浮选分离 | 第86-88页 |
| 第六章 蒙自1750坑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关键技术研究 | 第88-107页 |
| ·矿石性质 | 第89-90页 |
| ·化学成分分析 | 第89-90页 |
| ·1750坑矿浮选结果 | 第90-92页 |
| ·蒙自1750坑铅锌硫化矿浮选关键技术分析 | 第92-101页 |
| ·磨矿分级 | 第92-93页 |
| ·铅系统浮选 | 第93-96页 |
| ·锌硫混合浮选系统 | 第96-99页 |
| ·锌硫浮选分离系统 | 第99-101页 |
| ·1750坑铅锌矿浮选存在问题与分析 | 第101-107页 |
| ·磨矿分级段 | 第102页 |
| ·铅的粗选 | 第102-107页 |
| 第七章 蒙自白牛厂铅锌硫化矿中贵金属和稀散金属的回收 | 第107-127页 |
| ·对门山矿硫化矿浮选中铟的走向分析 | 第107-109页 |
| ·铅浮选系统铟的走向 | 第108页 |
| ·锌浮选系统铟的走向 | 第108-109页 |
| ·对门山矿硫化矿浮选中银的走向分析 | 第109-112页 |
| ·铅浮选系统银的走向 | 第110-111页 |
| ·锌浮选系统银的走向 | 第111-112页 |
| ·1750坑矿硫化矿浮选中铟的走向分析 | 第112-114页 |
| ·铅浮选系统铟的走向 | 第113页 |
| ·锌浮选系统铟的走向 | 第113-114页 |
| ·1750矿硫化矿浮选中银的走向分析 | 第114-116页 |
| ·铅浮选系统银的走向 | 第115-116页 |
| ·锌浮选系统银的走向 | 第116页 |
| ·铅锌硫化矿选矿流程中铟、银矿物的回收 | 第116-122页 |
| ·银矿物浮选行为的试验研究 | 第117-122页 |
| ·不同工艺流程对铟富集行为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 ·抑制剂硫酸锌对铟富集行为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 ·提高蒙自铅锌矿中银、铟回收率的低碱浮选分离试验 | 第123-127页 |
| ·铅粗选试验 | 第124-127页 |
| 第八章 浮选体系铅锌硫化矿物浮选机理研究 | 第127-143页 |
| ·硫化矿物表面氧化的热力学分析 | 第127-129页 |
| ·黄药和乙硫氮体系中方铅矿的优先浮选 | 第129-130页 |
| ·(铁)闪锌矿的抑制与浮选 | 第130-132页 |
| ·(铁)闪锌矿的自身氧化抑制 | 第130-131页 |
| ·(铁)闪锌矿的活化浮选 | 第131-132页 |
| ·黄铁矿的抑制与浮选 | 第132-133页 |
| ·磁黄铁矿的抑制与浮选 | 第133-134页 |
| ·硫化矿物电极在黄药体系的循环伏安电位扫描研究 | 第134-138页 |
| ·方铅矿 | 第134-135页 |
| ·(铁)闪锌矿 | 第135页 |
| ·黄铁矿 | 第135-137页 |
| ·磁黄铁矿 | 第137-138页 |
| ·硫化矿物电极在DDTC体系的循环伏安电位扫描研究 | 第138-143页 |
| ·方铅矿 | 第138-139页 |
| ·(铁)闪锌矿 | 第139-140页 |
| ·黄铁矿 | 第140页 |
| ·磁黄铁矿 | 第140-143页 |
| 结论 | 第143-1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5-153页 |
| 致谢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