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无效合同的认定标准中的基本问题 | 第11-22页 |
(一) 无效合同的定义 | 第11-12页 |
(二) 我国现行民法中判定无效合同的标准 | 第12-14页 |
1.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 第12页 |
2.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 第12页 |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 | 第12-13页 |
4.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 第13页 |
5. 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强行性规定的合同 | 第13-14页 |
(三) 无效合同认定标准中关于"国家利益"的探讨 | 第14-15页 |
(四) 无效合同认定标准中关于"社会公共利益"的探讨 | 第15-16页 |
(五) 无效合同认定标准中关于"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探讨 | 第16-22页 |
1.以案例讨论无效合同的认定中关于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标准 | 第16-19页 |
2. 违反强制性规范的合同效力的认定 | 第19-22页 |
二、无效合同认定的主体问题研究 | 第22-25页 |
(一) 无效合同的主张权人 | 第22-24页 |
(二) 无效合同的确认机关 | 第24-25页 |
三、无效合同认定的诉讼时效 | 第25-32页 |
(一) 确认合同无效应当受诉讼时效限制 | 第25-28页 |
1. 无效合同确认受诉讼时效限制符合现有法律规定 | 第26页 |
2. 从对违法行为惩罚的程度来看,无效合同应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 第26-27页 |
3. 无效合同的确认受诉讼时效限制,并非否认无效合同的违法性 | 第27页 |
4. 无效合同的确认受诉讼时效限制符合立法的价值选择 | 第27-28页 |
(二) 无效合同确认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 第28-29页 |
(三) 合同确认无效后产生的请求权,其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 第29-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