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来源 | 第9-10页 |
·社会发展要求高教管理模式不断创新 | 第9-10页 |
·俄罗斯高教管理的特色及俄中两国在高教领域的历史渊源 | 第10页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该方向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相关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对象 | 第14页 |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本课题的基本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俄罗斯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的产生、发展、职能及其运行体系 | 第16-26页 |
·俄罗斯国家-社会共管教育系统概述 | 第16-17页 |
·俄罗斯国家-社会联合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制度环境 | 第17-20页 |
·政治民主化及“国家权威”情结 | 第17-18页 |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第18页 |
·法律保障 | 第18-19页 |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第19-20页 |
·俄罗斯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的产生、发展及职能 | 第20-22页 |
·俄罗斯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的产生、发展 | 第20-21页 |
·俄罗斯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的职能 | 第21-22页 |
·俄罗斯国家-社会联合组织参与高教管理的组织运行体系 | 第22-25页 |
·参与高等教育内容管理的国家-社会联合组织运行体系 | 第22-24页 |
·参与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国家-社会联合组织运行体系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俄罗斯国家-社会联合组织典型个案研究 | 第26-37页 |
·俄罗斯大学教学方法联合会(УМО) | 第26-28页 |
·УМО的发展历程 | 第26-27页 |
·УМО的人员组成及组织结构 | 第27页 |
·УМО的主要职能及基本工作方向 | 第27-28页 |
·УМО的财务保障 | 第28页 |
·俄罗斯大学校长联合会(РСР) | 第28-34页 |
·РСР的发展历程 | 第29页 |
·РСР的人员组成及组织结构 | 第29页 |
·РСР的主要职能及基本工作方向 | 第29-30页 |
·РСР的财务保障 | 第30-31页 |
·РСР的历届全体会议概要 | 第31-34页 |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协调委员会(СКУК) | 第34-36页 |
·СКУК的发展历程 | 第34页 |
·СКУК的人员组成及组织结构 | 第34-35页 |
·СКУК的主要职能及基本工作方向 | 第35-36页 |
·СКУК的财务保障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对我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的研究 | 第37-48页 |
·对我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的界定 | 第37页 |
·我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的发展与现状 | 第37-38页 |
·我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的典型个案研究 | 第38-41页 |
·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 | 第38-40页 |
·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简称为联席会) | 第40页 |
·教育部评估专家委员会(简称评估委) | 第40-41页 |
·国家-社会联合组织对我国社会环境的制度适应性研究 | 第41-45页 |
·政治民主化进程 | 第41-42页 |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第42页 |
·法律保障 | 第42-43页 |
·历史文化传统 | 第43页 |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 第43-44页 |
·大学理念 | 第44-45页 |
·国家-社会联合组织对我国高教改革面临问题的职能针对性研究 | 第45-47页 |
·协调高校与政府的关系 | 第45页 |
·学术权力参与高教管理 | 第45-46页 |
·高教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专业化 | 第46页 |
·构建高等教育质量内外部保障体系 | 第46页 |
·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管理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俄中两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的比较研究 | 第48-56页 |
·俄中两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的比较研究 | 第48-50页 |
·两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在高教管理系统中的地位比较 | 第48页 |
·两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参与高教管理的组织运行体系比较 | 第48-49页 |
·两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的类型、发展历程及组织自身建设比较 | 第49页 |
·两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的职能及主要工作方向比较 | 第49页 |
·两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的财务保障比较 | 第49-50页 |
·两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存在的问题比较 | 第50页 |
·俄中两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与其他国家同类组织的比较研究 | 第50-52页 |
·美国高等教育领域缓冲组织的概述 | 第50-51页 |
·英国高等教育领域缓冲组织的概述 | 第51-52页 |
·国家-社会联合组织是俄中两国社会力量参与高教管理的重要组织形式 | 第52页 |
·对发展我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的建议 | 第52-55页 |
·对发展我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的建议 | 第52-53页 |
·发展我国国家-社会联合组织各方应尽的责任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