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义利观的历史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在该方向上的研究现状和分析 | 第11-13页 |
·国内在该方向上的研究现状和分析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传统义利观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 第16-31页 |
·义利概说 | 第16-19页 |
·何谓“义”“利” | 第16-17页 |
·“义”与“利”的关系 | 第17-19页 |
·传统义利观的价值取向 | 第19页 |
·传统义利观的历史演进 | 第19-26页 |
·先秦“以义制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 | 第19-22页 |
·两汉“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义利观 | 第22-23页 |
·两宋“存天理,灭人欲”的义利观 | 第23-25页 |
·明清“正谋便谋利,明道便计功”的义利观 | 第25-26页 |
·传统义利观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 第26-30页 |
·传统义利观是中国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核心 | 第26-28页 |
·传统义利观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 第28-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传统义利观与社会主义义利观 | 第31-44页 |
·传统义利观与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形成 | 第31-34页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 第31-32页 |
·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 | 第32-33页 |
·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 | 第33-34页 |
·传统义利观与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发展 | 第34-39页 |
·肯定追求物质利益的正当性 | 第35-36页 |
·赋予“人民利益”以新的时代内涵 | 第36-38页 |
·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根本一致性 | 第38-39页 |
·传统义利观与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完善 | 第39-42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完善 | 第39-40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基本内涵 | 第40-41页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基本特征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传统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 第44-58页 |
·传统义利观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 第44-46页 |
·重义取利,反对见利忘义 | 第44-45页 |
·重人格精神追求,反对拜金主义 | 第45-46页 |
·重社会整体利益,反对利己本位主义 | 第46页 |
·传统义利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46-53页 |
·义利统一是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基础 | 第48-51页 |
·传统义利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 第51-53页 |
·传统义利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 | 第53-57页 |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解析 | 第53-55页 |
·传统义利观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积极作用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