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物理名称及符号表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空心管桁架及连接形式 | 第11-14页 |
·常见的空心管桁架形式 | 第11-12页 |
·空心管结构直接焊接连接形式 | 第12-14页 |
·空心管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国外对空心管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对空心管结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空心管结构杆件计算长度的研究 | 第17-19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方管桁架支杆计算长度系数的理论推导及有效性验证 | 第21-32页 |
·概述 | 第21页 |
·计算长度系数的确定 | 第21-24页 |
·节点平面外转动刚度计算方法的确定 | 第24-28页 |
·直接法求节点转动刚度 | 第24-25页 |
·间接法求节点转动刚度 | 第25-27页 |
·两种计算方法的对比 | 第27-28页 |
·有效性验证 | 第28-30页 |
·整体桁架的建立 | 第28-29页 |
·准确性验证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节点平面外转动刚度的参数分析 | 第32-76页 |
·引言 | 第32页 |
·有限元建模 | 第32-39页 |
·单元选取 | 第32页 |
·网格划分 | 第32-33页 |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33-34页 |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的确定 | 第34-35页 |
·支、弦杆长度的确定 | 第35页 |
·支杆转角的提取 | 第35-36页 |
·支、弦杆轴力的确定 | 第36-39页 |
·节点平面外转动刚度的主要影响参数 | 第39-40页 |
·节点平面外转动刚度的参数分析 | 第40-70页 |
·支弦杆宽度比β的影响 | 第40-45页 |
·弦杆宽厚比γ的影响 | 第45-50页 |
·支弦杆厚度比τ变化的影响 | 第50-54页 |
·间隙g变化的影响 | 第54-58页 |
·支杆高度与弦杆宽度比η的影响 | 第58-62页 |
·支弦杆夹角θ的影响 | 第62-65页 |
·考虑拉压支杆尺寸不同的影响 | 第65-69页 |
·尺寸效应的影响 | 第69-70页 |
·多元回归公式 | 第70-74页 |
·方管支杆节点平面外转动刚度公式 | 第71-72页 |
·矩形支杆节点平面外转动刚度公式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4章 支杆平面外计算长度系数参数分析 | 第76-102页 |
·引言 | 第76页 |
·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因素 | 第76-78页 |
·计算长度系数的参数分析 | 第78-99页 |
·支弦杆宽度比β对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 | 第78-82页 |
·宽厚比γ对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 | 第82-86页 |
·支弦杆厚度比τ对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 | 第86-90页 |
·间隙g对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 | 第90-91页 |
·支杆高度与弦杆宽度比η对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 | 第91-95页 |
·支弦杆夹角θ对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 | 第95-97页 |
·拉压支杆尺寸不同时对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 | 第97-99页 |
·尺寸效应对计算长度系数的影响 | 第99页 |
·多元回归公式 | 第99-101页 |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结论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附录 | 第108-119页 |
致谢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