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引言 | 第5-8页 |
| 上篇 现代语境中的历史与道德的双重叙述 | 第8-32页 |
| 第一章 历史的道德境遇:《白鹿原》的现代困惑 | 第11-19页 |
| 第二章 道德的历史制约:《白鹿原》的人格谱系 | 第19-32页 |
| (一) 朱先生——民族文化道德精神的象征 | 第20-23页 |
| (二) 白嘉轩——传统文化道德人格的代表 | 第23-29页 |
| (三) 鹿三——传统道德文化的牺牲者 | 第29-32页 |
| 下篇 历史与道德相冲突的叙述张力 | 第32-44页 |
| 第三章 历史中的反讽:《白鹿原》的讽刺叙述 | 第32-39页 |
| 第四章 道德的审视:《白鹿原》的想象叙述 | 第39-44页 |
| 结语 | 第44-47页 |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