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5页 |
论文部分 | 第15-69页 |
第一部分 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相关的离子通道功能改变 | 第15-59页 |
前言 | 第15-18页 |
第一节 原发性红斑肢痛症钠通道Nav1.7突变体L858F的电生理学研究 | 第18-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8-22页 |
结果 | 第22-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二节 野生型Nav1.7通道和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突变体L858F的温度依赖性研究 | 第33-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果 | 第34-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原发性红斑肢痛症钠通道Nav1.7突变体V872G的电生理学研究 | 第47-5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48页 |
结果 | 第48-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一部分讨论 | 第59-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第二部分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亚型在大鼠脑缺血中的基因表达及药理学研究 | 第69-112页 |
前言 | 第70-72页 |
第一节 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后大脑皮层和海马TRPM2和TRPM7 m RNA表达的改变 | 第72-8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2-76页 |
结果 | 第76-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二节 大鼠持续性脑缺血致大脑皮层和海马TRPM2和TRPM7 mRNA表达的改变 | 第81-8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1-83页 |
结果 | 第83-87页 |
小结 | 第87-88页 |
第三节 TRPM7基因稳定转染细胞株的建立及相关药理学研究 | 第88-10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8-96页 |
结果 | 第96-104页 |
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二部分讨论 | 第105-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2页 |
全文总结 | 第112-113页 |
综述 1:原发性红斑肢痛症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 第113-125页 |
综述 2:瞬时受体电位通道研究进展 | 第125-138页 |
附录 | 第138-141页 |
个人简历 | 第141页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和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第141-143页 |
致谢 | 第143-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