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政策性担保法律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4页
1 导论第14-20页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4-16页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第16-20页
2 政策性担保的基本理论问题第20-56页
   ·担保的功能第20-22页
     ·担保的初始功能第20-21页
     ·担保的衍生功能第21-22页
   ·政府对担保经济激励功能的利用—政策性担保第22-36页
     ·担保制度的分化—政策性担保制度的诞生第22-23页
     ·政府可资利用的基础型担保的方式及比较第23-30页
     ·政府利用政策性担保的模式第30-32页
     ·政府利用政策性担保的领域第32-35页
     ·对政策性担保的再认识第35-36页
   ·政策性担保—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第36-42页
     ·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第36-39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分析第39-41页
     ·政策性担保的宏观调控的功能分析第41-42页
   ·政策性担保作为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优越性第42-46页
     ·政策性担保适应了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化间接化的趋势第42-43页
     ·政策性担保与行政手段相比具有的优越性第43-45页
     ·政策性担保是宏观经济政策顺畅的传导手段第45-46页
   ·政策性担保的负面效应及控制第46-49页
     ·政策性担保的负面效应第46-48页
     ·对政策性担保负面效应的控制第48-49页
   ·政策性担保立法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第49-56页
     ·政策性担保立法的属性分析—“促进型经济法”第49-52页
     ·完善政策性担保立法,促进经济发展第52-56页
3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第56-90页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必要性第56-64页
     ·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第56-59页
     ·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融资困境及原因第59-61页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中的作用第61-64页
   ·国外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第64-75页
     ·美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第65-67页
     ·日本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第67-70页
     ·奥地利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第70-72页
     ·意大利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第72-74页
     ·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借鉴意义第74-75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实践第75-82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发展概况第75-76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试点的实践模式及运作方式第76-78页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78-82页
   ·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建议第82-90页
     ·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存在问题的简要分析第82-83页
     ·完善以省级担保机构为主体的再担保体系第83-84页
     ·建立有限补偿和激励补偿制度第84-85页
     ·大力促进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发展第85-87页
     ·制定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法规第87-90页
4 中低收入者住房贷款政策性担保制度第90-120页
   ·建立中低收入者住房贷款政策性担保制度的必要性第91-98页
     ·中低收入者住房保障的意义第91-92页
     ·中低收入者住房融资困境第92-95页
     ·利用政策性担保手段促进中低收入者住房贷款市场发展的可能性分析第95-98页
   ·我国中低收入者住房贷款政策性担保的尝试第98-107页
     ·个人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发展情况第98-99页
     ·现行个人住房置业担保制度的基本框架第99-100页
     ·典型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运作现状第100-103页
     ·对住房置业担保制度的评价第103-107页
   ·国外个人住房贷款担保体系比较研究第107-111页
     ·美国住房贷款担保体系第107-108页
     ·加拿大的抵押贷款担保制度第108-109页
     ·法国与荷兰住房贷款担保政策第109-110页
     ·对我国建立住房贷款政策性担保体系的借鉴第110-111页
   ·我国中低收入者住房贷款政策性担保体系的构建第111-120页
     ·建立以政府信用为基础的专门针对中低收入者的国家住房政策性担保体系的意义第111-112页
     ·建立和完善中低收入者国家住房贷款政策性担保体系的构想第112-116页
     ·公积金贷款担保方式的发展与完善第116-120页
5 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担保制度第120-144页
   ·建立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担保制度的必要性第120-126页
     ·基础设施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第120-121页
     ·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融资困境第121-123页
     ·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担保制度是解决基础设施融资困难的有效方法第123-126页
   ·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担保制度的理论分析第126-137页
     ·基础设施收益权的概念第126-128页
     ·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的概念与特征第128-129页
     ·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担保的合法性分析第129-131页
     ·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担保的优越性分析第131-132页
     ·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担保制度的运作第132-137页
   ·我国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担保的实践第137-144页
     ·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担保制度的产生第137-138页
     ·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担保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38-140页
     ·完善基础设施收益权质押担保制度的宏观思考第140-144页
6 农业贷款政策性担保制度第144-178页
   ·农业融资困境与农业政策性担保第144-152页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第144-146页
     ·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资金困境第146-150页
     ·发挥担保的作用,促进信贷投入第150-152页
   ·开展农户小额联保贷款第152-158页
     ·农信社农户小额联保贷款:小额信贷正规化的产物第152-154页
     ·我国农户联保贷款的运作及存在问题第154-158页
     ·完善农户小额联保贷款的建议第158页
   ·发展农业贷款信用担保机制第158-170页
     ·政府出资设立农业贷款担保机构模式第159-163页
     ·互助性农业贷款担保协会模式第163-168页
     ·“龙头企业+担保公司+银行+农户”型农业贷款担保模式分析第168-170页
   ·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第170-178页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解决农业长期资金投入不足的制度安排第170-172页
     ·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第172-174页
     ·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政策措施第174-176页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的特殊规定第176-178页
7 结论第178-180页
致谢第180-182页
参考文献第182-188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88-190页
独创性声明第190页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190页

论文共1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爪瓣山柑及锐尖山香圆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下一篇:花鲈幼鱼饲料磷需要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