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41页 |
| 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的研究进展 | 第11-28页 |
| 2. 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28-33页 |
| 3. 基因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33-41页 |
| 实验研究 | 第41-80页 |
| 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部分重复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 第41-47页 |
| 1.1 材料和方法 | 第42-43页 |
| 1.1.1 毒株 | 第42页 |
| 1.1.2 菌株与质粒 | 第42页 |
| 1.1.3 主要试剂 | 第42页 |
| 1.1.4 主要仪器 | 第42页 |
| 1.1.5 病毒培养及核酸提取 | 第42页 |
| 1.1.6 引物设计 | 第42页 |
| 1.1.7 PCR扩增 | 第42-43页 |
| 1.1.8 PCR产物的克隆与鉴定 | 第43页 |
| 1.1.9 目的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 | 第43页 |
| 1.2 结果 | 第43-46页 |
| 1.2.1 目的基因的PCR扩增、克隆及重组质粒的初步鉴定 | 第43-44页 |
| 1.2.2 目的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同源性分析 | 第44-46页 |
| 1.3 讨论 | 第46-47页 |
| 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D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对小鼠的免疫反应 | 第47-57页 |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47-51页 |
| 2.1.1 细胞、病毒和质粒 | 第47-48页 |
| 2.1.2 病毒培养及核酸提取 | 第48页 |
| 2.1.3 主要试剂 | 第48页 |
| 2.1.4 引物设计与合成 | 第48页 |
| 2.1.5 gD基因的PCR扩增及产物的酶切鉴定 | 第48-49页 |
| 2.1.6 IBRV gD基因PCR产物的克隆与鉴定 | 第49页 |
| 2.1.7 IBRV gD基因的序列测定与分析 | 第49页 |
| 2.1.8 IBRV gD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49页 |
| 2.1.9 真核表达质粒的大量制备及纯化 | 第49-50页 |
| 2.1.10 实验动物分组及免疫 | 第50页 |
| 2.1.11 抗原的制备及抗体检测 | 第50-51页 |
| 2.2 结果 | 第51-55页 |
| 2.2.1 IBRV洛精株gD基因的PCR扩增及鉴定 | 第51页 |
| 2.2.2 IBRV gD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质粒的初步鉴定 | 第51-52页 |
| 2.2.3 洛精株IBRV gD基因的序列及其分析 | 第52-53页 |
| 2.2.4 IBRV洛精株gD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第53-54页 |
| 2.2.5 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 第54-55页 |
| 2.3 讨论 | 第55-57页 |
| 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通用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57-68页 |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57-60页 |
| 3.1.1 质粒 | 第57-58页 |
| 3.1.2 引物 | 第58页 |
| 3.1.3 主要工具酶 | 第58-59页 |
| 3.1.4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59页 |
| 3.1.5 重组质粒pdTK-CMB的构建 | 第59-60页 |
| 3.2 结果 | 第60-66页 |
| 3.3 讨论 | 第66-68页 |
| 4. 表达BEFV G蛋白基因的IBRV重组病毒的构建 | 第68-80页 |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69-74页 |
| 4.1.1 质粒 | 第69-70页 |
| 4.1.2 病毒和细胞 | 第70页 |
| 4.1.3 试剂 | 第70页 |
| 4.1.4 细胞培养、蚀斑纯化所用试剂 | 第70页 |
| 4.1.5 BEFV G基因的IBRV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70-72页 |
| 4.1.6 pdTK-LacZ-G转移载体质粒的纯化 | 第72-73页 |
| 4.1.7 细胞培养及IBR病毒的增殖 | 第73页 |
| 4.1.8 重组病毒的构建及筛选 | 第73-74页 |
| 4.2 结果 | 第74-78页 |
| 4.2.1 BEFV G基因的IBRV转移载体的构建 | 第74-77页 |
| 4.2.2 病毒的构建及筛选 | 第77-78页 |
| 4.2.3 组病毒的PCR鉴定 | 第78页 |
| 4.3 讨论 | 第78-80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96页 |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