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25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研究思路 | 第19-22页 |
| ·研究的主要创新及意义 | 第22-24页 |
| ·全文结构安排 | 第24-25页 |
| 第2章 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数量分析方法 | 第25-41页 |
|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简介 | 第25-29页 |
| ·均衡条件的对数线性化 | 第29-30页 |
| ·线性化系统的数值求解 | 第30-35页 |
| ·模型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 第35-38页 |
| ·模型的数量应用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3章 中国经济波动的典型事实 | 第41-52页 |
| ·引言 | 第41-42页 |
| ·所用数据及分析工具 | 第42-45页 |
| ·数量结果 | 第45-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 第4章 基于RBC 模型的中国经济波动数量分析 | 第52-76页 |
| ·引言 | 第52-53页 |
| ·基本模型 | 第53-57页 |
| ·模型求解 | 第57-60页 |
| ·经济波动的数量分析 | 第60-63页 |
| ·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分解 | 第63-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76页 |
| 第5章 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和货币需求 | 第76-93页 |
| ·基本分析框架 | 第76-78页 |
| ·中国货币政策实践的历史回顾 | 第78-81页 |
| ·基于总量控制中国货币政策调控 | 第81-88页 |
| ·对我国货币需求的估计 | 第88-91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页 |
| ·附录:数据来源及构造 | 第91-93页 |
| 第6章 基于新凯恩斯货币模型的中国经济波动数量分析 | 第93-121页 |
| ·引言 | 第93-97页 |
| ·模型设定 | 第97-99页 |
| ·均衡条件的推导 | 第99-106页 |
| ·中国货币政策的数量分析 | 第106-112页 |
| ·对数量分析结果的讨论 | 第112-1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 ·附录:模型推导过程 | 第114-121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121-124页 |
| ·主要结论 | 第121-122页 |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22-1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4-136页 |
| 附录 源程序 | 第136-153页 |
| A.1 主程序MAIN.M | 第136-139页 |
| A.2 函数NEGLLFN | 第139-142页 |
| A.3 函数BK | 第142-144页 |
| A.4 函数PARATR | 第144-145页 |
| A.5 函数KSMOOTH | 第145-149页 |
| A.6 函数SIMULATE | 第149-153页 |
| 致谢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