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5页 |
·氧化锌材料的基本性质 | 第15-16页 |
·氧化锌的晶体结构 | 第15页 |
·ZnO的性质及应用 | 第15-16页 |
·ZnO薄膜材料的性质 | 第16-19页 |
·光电性质 | 第16-17页 |
·磁学性质 | 第17页 |
·气敏性质 | 第17-18页 |
·压敏性质 | 第18页 |
·压电性质 | 第18页 |
·掺杂ZnO薄膜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ZnO薄膜的制备 | 第19-21页 |
·脉冲激光沉积 | 第19页 |
·分子束外延 | 第19-20页 |
·金属有机物气相外延 | 第20页 |
·锌膜氧化法 | 第20-21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21页 |
·层状前体法 | 第21页 |
·尖晶石概述 | 第21-26页 |
·尖晶石的结构特征 | 第21-22页 |
·尖晶石粉体的制备方法 | 第22-24页 |
·干法 | 第23页 |
·湿法 | 第23-24页 |
·层状前体法 | 第24页 |
·尖晶石薄膜的制备方法 | 第24-26页 |
·RF射频磁控溅射 | 第24页 |
·固相反应 | 第24页 |
·熔胶凝胶法 | 第24-25页 |
·热分解法 | 第25页 |
·固态粒子烧结法 | 第25页 |
·阳极氧化法 | 第25页 |
·层状前体法 | 第25-26页 |
·层状双羟基复合金属氧化物 | 第26-33页 |
·概述 | 第26-27页 |
·LDHs的结构 | 第27-29页 |
·LDHs的性质 | 第29-30页 |
·LDHs的制备方法 | 第30-32页 |
·共沉淀法 | 第30-31页 |
·离子交换法 | 第31页 |
·焙烧复原法 | 第31页 |
·水热合成法 | 第31页 |
·尿素分解法 | 第31-32页 |
·LDHs的应用 | 第32-33页 |
·LDHs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 第32页 |
·离子交换和吸附方面的应用 | 第32页 |
·光学方面的应用 | 第32-33页 |
·磁学方面的应用 | 第33页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5-38页 |
·实验原料 | 第35页 |
·合成仪器 | 第35页 |
·样品表征方法 | 第35-38页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5-36页 |
·元素分析 | 第36页 |
·电镜分析 | 第36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 第36页 |
·激光粒度分析 | 第36页 |
·光学性能分析 | 第36-38页 |
第三章 ZnO/ZnAl_2O_4二元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38-53页 |
·引言 | 第38页 |
·基体的预处理 | 第38页 |
·ZnAl-CO_3-LDHs的制备 | 第38-39页 |
·成核/晶化隔离法 | 第38-39页 |
·单滴法 | 第39页 |
·尿素法 | 第39页 |
·ZnAl-CO_3-LDHs浆液的制备 | 第39页 |
·ZnAl-CO_3-LDHs薄膜的制备 | 第39页 |
·ZnO/ZnAl_2O_4二元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39-4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0-51页 |
·ZnAl-CO_3-LDH粉体 | 第40-45页 |
·XRD分析 | 第40-44页 |
·ICP元素分析 | 第44页 |
·IR分析 | 第44-45页 |
·ZnAlCO_3-LDHs薄膜 | 第45-47页 |
·XRD分析 | 第45-46页 |
·FT-IR分析 | 第46页 |
·形貌分析 | 第46-47页 |
·ZnO/ZnAl_2O_4二元复合薄膜 | 第47-51页 |
·XRD分析 | 第47-48页 |
·形貌分析 | 第48-49页 |
·EDS分析 | 第49-50页 |
·EDS线扫描分析 | 第50-51页 |
·小结 | 第51-53页 |
第四章 ZnO-Co_3O_4/ZnAl_2O_4三元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53-68页 |
·前言 | 第53-54页 |
·基体的预处理 | 第54页 |
·ZnO-Co_3O_4/ZnAl_2O_4三元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54-55页 |
·CoZnAl-CO_3-LDHs粉体的制备 | 第54页 |
·CoZnAl-CO_3-LDHs薄膜的制备 | 第54页 |
·ZnO-CO_3O_4/ZnAl_2O_4三元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54-5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5-66页 |
·CoZnAl-CO_3-LDHs | 第55页 |
·ZnO-Co_3O_4/ZnAl_2O_4三元复合薄膜 | 第55-66页 |
·XRD分析 | 第55-57页 |
·XPS分析 | 第57-58页 |
·SEM分析 | 第58-65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8-69页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7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77-78页 |
附件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