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A的数据交换层关键技术的研究
| 摘要 | 第1页 |
| ABSTRACT | 第3-6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6-10页 |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6-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 ·论文工作 | 第8-10页 |
| 第二章 EAI 领域中数据交换关键技术的研究 | 第10-19页 |
| ·SOA 概述 | 第10-11页 |
| ·SOA 核心技术研究 | 第11-19页 |
| ·Web 服务 | 第11-15页 |
| ·Web 服务的特性 | 第11-12页 |
| ·Web 服务体系结构 | 第12-13页 |
| ·Web 服务规范 | 第13-15页 |
| ·XML 技术 | 第15-19页 |
| ·引入XML 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 ·DTD 与Schema | 第16-17页 |
| ·XML 编程接口 | 第17页 |
| ·XML 定位和查询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数据交换层模型的概要设计 | 第19-35页 |
| ·DEL 需求分析 | 第19-21页 |
| ·协调数据格式 | 第19-20页 |
| ·平台兼容 | 第20页 |
| ·设计目标 | 第20-21页 |
| ·DEL 框架构建与模块划分 | 第21-24页 |
| ·DEL 整体结构 | 第21页 |
| ·数据交互模块 | 第21-22页 |
| ·模式管理模块 | 第22页 |
| ·数据转换模块 | 第22-23页 |
| ·映射器设计目标 | 第23页 |
| ·映射器工作流程 | 第23页 |
| ·数据访问模块 | 第23-24页 |
| ·DEL 工作流程 | 第24页 |
| ·DEL 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24-35页 |
| ·XML 模式与关系模式的转换 | 第24-29页 |
| ·S_Schema 的提出 | 第25页 |
| ·元素的分类提取 | 第25-26页 |
| ·约束标志的定义 | 第26页 |
| ·生成S_Schema | 第26-28页 |
| ·映射规则 | 第28-29页 |
| ·模式匹配 | 第29-32页 |
| ·XML 模式间异构冲突分析 | 第30-31页 |
| ·基于XML 模式树的匹配 | 第31-32页 |
| ·SOAP 消息传输可靠性 | 第32-35页 |
| ·引入WS—ReliableMessage 规范 | 第32-34页 |
| ·可靠SOAP 消息传输的设计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DEL 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35-42页 |
| ·开发平台 | 第35页 |
| ·数据采集器 | 第35-38页 |
| ·模式转换服务 | 第35-37页 |
| ·数据采集服务 | 第37-38页 |
| ·映射器 | 第38-40页 |
| ·模式匹配服务 | 第38页 |
| ·数据映射服务 | 第38-40页 |
| ·模式管理器 | 第40-41页 |
| ·模式注册服务 | 第40页 |
| ·模式更新服务 | 第40-41页 |
| ·数据解析器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DEL 模型试验与应用 | 第42-51页 |
| ·DEL 模型试验 | 第42-47页 |
| ·试验准备 | 第42-43页 |
| ·试验过程 | 第43-46页 |
| ·源数据 | 第43页 |
| ·生成源XML 数据文档 | 第43-44页 |
| ·生成源XML 模式文档 | 第44页 |
| ·生成目标XML 模式文档 | 第44-45页 |
| ·模式匹配 | 第45页 |
| ·生成目标XML 数据文档 | 第45-46页 |
| ·试验结论 | 第46-47页 |
| ·DEL 在中国华电集团门户系统整合中的应用 | 第47-51页 |
| ·中国华电集团门户系统简介 | 第47-48页 |
| ·门户系统对PIMS 的整合 | 第48-5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