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饮料作物病虫害论文--茶病虫害论文

外源MeSA诱导茶树防御假眼小绿叶蝉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5页
   ·茶园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第14-17页
     ·完整茶树新梢挥发物对植食性昆虫的作用第14-15页
     ·虫害诱导茶树挥发物对害虫及其天敌的作用第15-16页
     ·茶树害虫体表信息化合物对天敌昆虫的吸引作用第16页
     ·外源茉莉酸甲酯诱导茶树的抗虫反应第16-17页
   ·水杨酸和水杨酸甲酯诱导植物对害虫的防御第17-22页
     ·SA 和MeSA 的一般理化性质以及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途径第17-19页
     ·SA 和MeSA 诱导植物抗虫性的机制第19-22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22-25页
第二章 假眼小绿叶蝉刺吸茶树的EPG 波形鉴定第25-36页
   ·材料与方法第26页
     ·供试植物与昆虫第26页
     ·刺探电位波形的记录第26页
   ·结果和分析第26-34页
     ·假眼小绿叶蝉EPG 波形第26-28页
     ·假眼小绿叶蝉在不同品种茶树上刺吸行为第28-34页
   ·讨论第34-36页
     ·假眼小绿叶蝉在茶树上取食EPG 波形的确定第34页
     ·茶树品种对叶蝉抗性的检测第34-36页
第三章 MESA 诱导茶树抗叶蝉取食效应的DC-EPG 分析第36-44页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供试植物与昆虫第36页
     ·MeSA 处理第36页
     ·刺探电位波型的记录方法第36-37页
   ·结果第37-38页
     ·参数的确定第37页
     ·MeSA 诱导明显地影响叶蝉取食第37页
     ·MeSA 诱导24 h 对叶蝉取食行为的影响第37-38页
     ·MeSA 诱导48 h 对叶蝉取食行为的影响第38页
   ·讨论第38-44页
第四章 MESA 对茶园假眼小绿叶蝉驱避及对天敌的引诱效应第44-51页
   ·材料与方法第44页
   ·结果和分析第44-45页
   ·讨论第45-51页
第五章 MESA 诱导茶梢和叶蝉为害茶梢挥发性组分的异同第51-68页
   ·材料与方法第51-52页
     ·样品处理第51页
     ·仪器设备第51-52页
     ·试剂第52页
     ·挥发物提取第52页
     ·GC-MS 操作及分析条件第52页
   ·结果与分析第52-53页
   ·小结与讨论第53-68页
第六章 叶蝉及其天敌对MESA 诱导茶梢挥发物单组分的趋性第68-74页
   ·材料与方法第68页
   ·结果与分析第68-69页
   ·讨论第69-74页
第七章 MESA 处理对茶树叶片内酶活和H_2O_2含量的影响第74-84页
   ·材料与方法第74-78页
     ·昆虫与植物材料第74页
     ·MeSA 熏蒸处理第74页
     ·假眼小绿叶蝉危害和叶蝉诱导茶树挥发物刺激处理第74-75页
     ·H_2O_2 含量,PAL 和LOX 活性测定第75页
     ·蛋白含量测定第75页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75-76页
     ·茶树总RNA 的提取和PAL 基因表达量的分析第76-78页
   ·结果与分析第78-79页
     ·叶蝉取食和叶蝉诱导挥发物处理对茶树叶片内PAL、LOX 酶活性以及H_2O_2 含量的影响第78页
     ·MeSA 处理对茶树叶片内PAL、LOX 酶活性以及H_2O_2 含量的影响第78页
     ·叶蝉取食、叶蝉诱导挥发物和MeSA 对茶树叶片PAL 基因的影响第78-79页
   ·讨论第79-84页
第八章 MESA 诱导茶树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第84-98页
   ·材料与方法第84-90页
     ·试验用昆虫第84-85页
     ·MeSA 熏蒸处理第85页
     ·假眼小绿叶蝉危害和叶蝉诱导茶树挥发物刺激处理第85页
     ·PCR 引物第85-86页
     ·主要试剂第86页
     ·总RNA 的提取及检测第86页
     ·cDNA 第一链的合成第86-87页
     ·鉴定cDNA 第一链和量的调节第87页
     ·RT-PCR 扩增第87-88页
     ·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第88页
     ·差异条带的统计回收和重扩增第88页
     ·PCR 产物的克隆和测序第88-90页
     ·序列分析第90页
   ·结果与分析第90-97页
     ·RNA 质量第90页
     ·第一链cDNA 质量的鉴定和量的调节第90页
     ·差别显示结果第90-93页
     ·cDNA 差异条带的回收与重扩增第93页
     ·差异片段的克隆第93页
     ·序列分析第93-97页
   ·讨论第97-98页
第九章 总讨论第98-100页
   ·总结第98-99页
   ·讨论第99-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13页
致谢第113-114页
作者简历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型期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下一篇:冷战后中国参与联合国非殖民化进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