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 ·光合作用与产量 | 第11-12页 |
| ·激素对叶片光合的影响 | 第12-15页 |
| ·激素处理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12-13页 |
| ·激素对植物代谢的影响 | 第13-14页 |
| ·外源激素与同化物运输 | 第14-15页 |
| ·激素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15页 |
| ·外源激素处理与非叶器官光合 | 第15-19页 |
| ·非叶器官特点 | 第16-19页 |
| ·非叶器官对产量的贡献 | 第19页 |
| ·抗逆性 | 第19页 |
| ·逆境胁迫下激素处理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9-22页 |
| ·结束语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外源激素对油菜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3-37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 ·试验1 | 第23-24页 |
| ·试验2 | 第24-2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5页 |
| ·不同浓度激素处理下叶片光合速率的变化 | 第26-27页 |
| ·激素处理后对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7-29页 |
| ·激素处理后不同天数长柄叶光合速率变化 | 第29页 |
| ·叶绿素含量变化 | 第29-30页 |
| ·气孔导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 第30-31页 |
| ·胞间C0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变化 | 第31-33页 |
| ·全蛋白含量 | 第33页 |
| ·CAT活性变化 | 第33-34页 |
| ·处理后Rubisco 羧化活性的变化 | 第34-35页 |
| ·不同处理下光合速率和Rubisco活性方差分析比较 | 第35页 |
| ·讨论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外源激素对角果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7-43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 ·供试材料 | 第37页 |
| ·处理浓度及方法 | 第37-38页 |
|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38-3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 ·不同浓度激素处理对角果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 ·激素处理角果后对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40-42页 |
| ·讨论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冻害胁迫下外源激素对油菜光合机构调节作用的研究 | 第43-52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 ·材料与处理 | 第43-44页 |
| ·叶片光响应曲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44-4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1页 |
| ·气体交换参数的变化 | 第45-47页 |
| ·光合速率(Pn)对C02的响应 | 第47-48页 |
| ·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 | 第48-49页 |
| ·主要生育特性调查 | 第49-50页 |
| ·角果特性研究 | 第50页 |
| ·可溶性蛋白含量 | 第50-51页 |
| ·讨论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作者简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