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方式的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转移支付基本范畴概述 | 第9-11页 |
(一) 转移支付内涵分析 | 第9-10页 |
(二) 转移支付基本目标 | 第10-11页 |
三、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理论评述 | 第11-15页 |
(一) 转移支付主要理论概述 | 第11-14页 |
(二) 西方主要转移支付理论的评述 | 第14页 |
(三) 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我国对转移支付理论的简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财政转移支付一般形式的考察 | 第15-22页 |
一、按资金转移方向划分 | 第15-16页 |
(一) 自上而下转移支付 | 第15页 |
(二) 横向转移支付 | 第15-16页 |
(三) 纵横交叉式转移支付 | 第16页 |
二、按支付资金的内容分类 | 第16-17页 |
(一) 一般性转移支付 | 第16-17页 |
(二) 专项转移支付 | 第17页 |
三、转移支付方式评述 | 第17-18页 |
四、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经济效应分析 | 第18-22页 |
(一) 有条件配套不封顶转移支付 | 第19页 |
(二) 有条件配套封顶转移支付 | 第19-20页 |
(三) 无条件转移支付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国外财政转移支付的实践经验 | 第22-29页 |
一、日本的财政转移支付 | 第22-24页 |
(一) 地方分配税 | 第22-24页 |
(二) 国库补助金 | 第24页 |
(三) 地方让与税 | 第24页 |
二、德国的财政转移实践 | 第24-26页 |
(一) 税收调节 | 第25页 |
(二) 州际均等化转移支付 | 第25-26页 |
(三) 补充拨款 | 第26页 |
三、美国转移支付制度 | 第26-27页 |
(一) 联邦对州的补助 | 第26-27页 |
(二) 州对下级政府的补助 | 第27页 |
四、各国转移支付实践的经验总结 | 第27-29页 |
(一) 因地制宜,多种转移支付方式搭配 | 第27-28页 |
(二) 支付标准公式化、规范化 | 第28页 |
(三) 资金主要投向公共领域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实践 | 第29-37页 |
一、我国转移支付方式的构成 | 第29-31页 |
(一)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中转移支付方式概述 | 第29-30页 |
(二) 分税制改革后的转移支付 | 第30页 |
(三) 其他转移支付 | 第30-31页 |
二、一般性转移支付 | 第31-33页 |
(一) 过渡期转移支付 | 第31-32页 |
(二) 一般性转移支付 | 第32-33页 |
三、我国各种转移支付方式分析 | 第33-35页 |
(一) 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分析 | 第33-34页 |
(二) 财政转移支付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四、分税制后转移支付效果简要分析 | 第35-37页 |
第五章 确立规范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 | 第37-47页 |
一、目前我过转移支付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 第37-39页 |
(一) 转移支付形式繁多管理分散 | 第37页 |
(二) 现存的主要转移支付方式存在一定缺陷 | 第37-38页 |
(三) 均等化转移支付调节功能有限 | 第38-39页 |
(四) 省以下的转移支付很不完善 | 第39页 |
二、完善转移支付方式的思考 | 第39-42页 |
(一) 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 | 第39-41页 |
(二) 主要转移支付方式调整的基本方向 | 第41-42页 |
三、兼顾省以下转移支付方案设计 | 第42-46页 |
(一) 一般性转移支付方案的设计 | 第43-45页 |
(二) 专项转移支付方式设想 | 第45页 |
(三) 特别补助简要设计 | 第45-46页 |
四、转移支付制度以外相关配套保障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