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画传》中的山水画法式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选题的研究历史现状 | 第11-12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12-14页 |
一 研究难点 | 第12-13页 |
二 研究重点 | 第13-14页 |
第五节 关于选题的几点说明 | 第14-16页 |
一 关于《芥子园画传》初集 | 第14页 |
二 关于李渔和芥子园 | 第14页 |
三 王概与《芥子园画传》初集 | 第14-15页 |
四 山水画法式的界定 | 第15-16页 |
第一章 《芥子园画传》初集的背景构成 | 第16-32页 |
第一节 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16-19页 |
第二节 明清画谱出版的盛行 | 第19-21页 |
第三节 《芥子园画传》初集 | 第21-32页 |
第二章 《芥子园画传》初集中的法式分析 | 第32-57页 |
第一节 树法 | 第32-37页 |
第二节 山石法 | 第37-47页 |
一 石法 | 第39-40页 |
二 皴法 | 第40页 |
三 山法 | 第40-44页 |
四 水法 | 第44-46页 |
五 云法 | 第46-47页 |
第三节 人物屋宇点景法 | 第47-54页 |
一 点景人物 | 第47-48页 |
二 点景鸟兽 | 第48-49页 |
三 墙屋 | 第49-50页 |
四 城廓桥梁 | 第50-54页 |
第四节 摹仿各家画谱 | 第54-57页 |
第三章 《芥子园画传》初集中的法式来源 | 第57-85页 |
第一节 图谱来源 | 第57-63页 |
第二节 画诀来源 | 第63-85页 |
第四章 《芥子园画传》初集的法式成因 | 第85-93页 |
第一节 哲学成因 | 第85-86页 |
第二节 本体成因 | 第86-90页 |
第三节 文化成因 | 第90-93页 |
第五章 《芥子园画传》初集的影响 | 第93-102页 |
第一节 对国内的影响 | 第93-95页 |
第二节 对海外的影响 | 第95-102页 |
余论 | 第102-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107-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