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 烟粉虱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捕食性天敌 | 第11-12页 |
·寄生性天敌 | 第12-13页 |
·病原真菌类 | 第13-14页 |
2 小结 | 第14-16页 |
前言 | 第16-18页 |
第2章 浅黄恩蚜小蜂室内种群的建立 | 第18-30页 |
第1节 寄主植物的筛选和种群的保持 | 第18-2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8-2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1页 |
3 讨论 | 第21页 |
第2节 两种接虫方法的比较研究 | 第21-2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1-2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3 讨论 | 第25页 |
第3节 浅黄恩蚜小蜂生殖方式的研究 | 第25-3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5-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3 讨论 | 第27-30页 |
第3章 浅黄恩蚜小蜂行为学研究 | 第30-3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0-31页 |
·供试昆虫 | 第30页 |
·寄主植物 | 第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羽化行为观察 | 第31-33页 |
·交配行为观察 | 第33页 |
·产卵行为观察 | 第33-34页 |
3 讨论 | 第34-36页 |
第4章 雌性浅黄恩蚜小蜂个体发育和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组建 | 第36-50页 |
第1节 雌性浅黄恩蚜小蜂个体发育 | 第36-4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6-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3 讨论 | 第41-43页 |
第2节 实验种群生命表的组建 | 第43-5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3-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3 讨论 | 第49-5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