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有害植物及其清除论文--杂草论文

外来入侵杂草黄顶菊对小麦的化感作用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0页
   ·关于外来入侵植物第10-12页
     ·我国主要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现状第10-11页
     ·来源途径第11-12页
     ·外来植物入侵理论第12页
   ·外来入侵植物化感作用第12-17页
     ·近年来我国几种重要外来入侵植物的化感作用第13页
     ·化感物质向自然界释放途径第13-14页
     ·化感作用研究方法第14-15页
     ·化感物质作用机理第15-17页
   ·黄顶菊种群入侵扩散第17-20页
     ·黄顶菊生物学以及生理学特征第17-18页
     ·黄顶菊化感作用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第18-20页
第二章 黄顶菊对小麦化感作用评价第20-33页
   ·材料和方法第20-23页
     ·材料第20页
     ·提取物的制备第20-21页
     ·生物活性测定第21页
     ·干枯黄顶菊植株水提液对小麦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第21-22页
     ·数据分析第22-23页
   ·结果与分析第23-30页
     ·提取液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第23-25页
     ·干枯黄顶菊植株水提液处理影响小麦根毛的显微描述第25-26页
     ·干枯黄顶菊植株水提液对小麦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第26-30页
   ·结论与讨论第30-33页
第三章 黄顶菊淋溶潜在化感物质的分离、筛选和初步鉴定第33-41页
   ·材料与方法第33-36页
     ·材料与仪器第33-34页
     ·技术路线第34页
     ·黄顶菊植株水提液制备和浓缩第34页
     ·不同极性萃取物的制备第34页
     ·萃取物分离纯化第34-35页
     ·生物活性测定第35-36页
     ·数据分析第36页
     ·潜在化感物质的化学成分识别反应第36页
   ·结果与分析第36-40页
     ·潜在化感物质的分离筛选第36-38页
     ·潜在化感物质的纯化第38页
     ·潜在化感物质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第38-39页
     ·潜在化感物质的初步鉴定结果第39-40页
   ·结论与讨论第40-41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41-43页
   ·结论第41-42页
     ·黄顶菊化感潜势评估第41-42页
     ·黄顶菊淋溶潜在化感物质的分离和初步鉴定第42页
   ·展望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9页
附图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脐血干细胞海马移植治疗血管性痴呆大鼠及GM1对其影响
下一篇:辛伐他汀对不同缺氧条件下大鼠BMECs通透性影响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