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前期戏剧人物精神探析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 引言 | 第8-12页 |
| 第一章 生命悲剧中的原始情结 | 第12-31页 |
| 第一节 悲剧的涵义及形态 | 第12-16页 |
| 一 悲剧的涵义 | 第12-14页 |
| 二 中国悲剧的形态 | 第14-16页 |
| 第二节 曹禺戏剧的悲剧表征 | 第16-25页 |
| 一 悲剧在情与欲中展现 | 第16-20页 |
| 二 命运叩响悲剧之门 | 第20-23页 |
| 三 苦难是一曲生命悲歌 | 第23-25页 |
| 第三节 曹禺戏剧的悲剧内质 | 第25-31页 |
| 一 原欲意识下人物的精神世界 | 第25-28页 |
| 二 俄狄浦斯与厄拉克特拉情结 | 第28-31页 |
| 第二章 灵魂的沉沦与醒悟 | 第31-45页 |
| 第一节 理智与情感的审美倾向 | 第31-34页 |
| 一 理智与情感的内涵 | 第31-32页 |
| 二 理智与情感的表现 | 第32-34页 |
| 第二节 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 第34-41页 |
| 一 自由、情欲与伦理道德的困惑 | 第34-36页 |
| 二 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斗争 | 第36-38页 |
| 三 原始复仇与预期结果的悖离 | 第38-40页 |
| 四 道德要求与主体诉求的失衡 | 第40-41页 |
| 第三节 理智与情感的契合 | 第41-45页 |
| 一 理智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 第41-42页 |
| 二 怨而不怒与哀而不伤 | 第42-45页 |
| 第三章 灵魂的救赎与超越 | 第45-63页 |
| 第一节 曹禺的宗教情感 | 第45-49页 |
| 一 在迷惘中追问 | 第45-47页 |
| 二 戏剧的宗教因素 | 第47-49页 |
| 第二节 人物灵魂的皈依 | 第49-57页 |
| 一 天命:对命运的屈认 | 第49-52页 |
| 二 忏悔:灵魂的救赎 | 第52-53页 |
| 三 巫术:无法拯救灵魂 | 第53-55页 |
| 四 涅槃:灵魂的超越 | 第55-57页 |
| 第三节 追梦者的自我拯救 | 第57-63页 |
| 一 夏天里的一个梦——周冲 | 第57-59页 |
| 二 做生活的冒险者——方达生 | 第59-61页 |
| 三 寻金子铺的地方——花金子 | 第61页 |
| 四 走出生活的桎梏——愫方 | 第61-63页 |
| 结语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后记及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