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旅游用地经济评估研究--以永靖黄河三峡风景区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16-20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土地估价的发展 | 第16页 |
·旅游地评价的发展 | 第16-17页 |
·风景区旅游用地经济评估的发展 | 第17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土地估价的发展 | 第17-18页 |
·旅游地评价的发展 | 第18页 |
·风景区旅游用地经济评估的发展 | 第18-19页 |
·综述评价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及概念的界定 | 第20-27页 |
·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区位理论 | 第20页 |
·地租地价理论 | 第20-21页 |
·土地定级估价理论 | 第21-22页 |
·概念界定 | 第22-27页 |
·风景区旅游用地及特点 | 第22-24页 |
·风景区旅游用地经济评估及原则和特点 | 第24-27页 |
第四章 黄河三峡风景区概况及旅游用地分析 | 第27-32页 |
·风景区概况 | 第27-29页 |
·地理位置 | 第27页 |
·交通状况 | 第27页 |
·旅游资源 | 第27-29页 |
·景区划分 | 第29页 |
·旅游用地分析 | 第29-32页 |
·风景区土地利用分析 | 第29-30页 |
·风景区旅游用地分析 | 第30-32页 |
第五章 黄河三峡风景区旅游用地定级研究 | 第32-47页 |
·研究范围界定 | 第32页 |
·旅游用地定级的内涵 | 第32页 |
·旅游用地定级的范围 | 第32页 |
·研究方法 | 第32-35页 |
·方法简介 | 第32页 |
·模型比较与选择 | 第32-35页 |
·研究步骤 | 第35-47页 |
·定级因素因子体系的建立 | 第35-36页 |
·定级因素因子权重的确定 | 第36-39页 |
·定级级别的划分与定级因素定级级别标准的确定 | 第39-40页 |
·定级单元的划分 | 第40-41页 |
·模糊综合评判确定旅游用地级别 | 第41-47页 |
第六章 黄河三峡风景区旅游用地估价研究 | 第47-56页 |
·研究条件界定 | 第47页 |
·旅游用地估价的内涵 | 第47页 |
·旅游用地级别基准地价估价条件界定 | 第47页 |
·研究方法 | 第47-49页 |
·研究步骤 | 第49-54页 |
·建立商业用地级别基准地价数学模型 | 第49-50页 |
·旅游用地低限地价测评 | 第50-52页 |
·旅游用地高限地价测评 | 第52页 |
·建立旅游用地级别基准地价数学模型 | 第52-53页 |
·旅游用地级别基准地价的确定与验证 | 第53-54页 |
·旅游用地级别基准地价运用和提升的建议 | 第54-56页 |
·旅游用地级别基准地价运用的建议 | 第54页 |
·旅游用地级别基准地价提升的建议 | 第54-5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6-59页 |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创新点 | 第57页 |
·需要完善之处 | 第57-59页 |
附图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