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镍线材的表面缺陷及生产工艺的研究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1页 |
| ·镍的存在分布及其用途 | 第10-14页 |
| ·镍的存在分布 | 第10-11页 |
| ·镍的用途 | 第11-14页 |
| ·镍及镍基合金 | 第14-23页 |
| ·镍基合金的分类 | 第14-22页 |
| ·纯镍 | 第22-23页 |
| ·纯镍N6 | 第23-30页 |
| ·N6的成分及其性能 | 第23-24页 |
| ·合金元素对N6性能的影响 | 第24-27页 |
| ·国内N6的生产工艺现状 | 第27-30页 |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 ·目前存在的研究问题 | 第30页 |
| ·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31-34页 |
| ·实验材料、工艺及设备 | 第31-32页 |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 ·制备工艺及实验设备 | 第31-32页 |
| ·实验方案 | 第32-34页 |
| ·取样 | 第32页 |
| ·制样 | 第32-33页 |
| ·实验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 第三章 纯镍线材表面缺陷分析 | 第34-45页 |
| ·宏观和微观检测 | 第34-35页 |
| ·夹杂物光镜分析 | 第35页 |
| ·夹杂物形貌及其微区成分分析 | 第35-40页 |
| ·裂纹中及边缘处的夹杂物分析 | 第35-40页 |
| ·用电解分离法分离出的夹杂物进行分析 | 第40-42页 |
| ·N6显微硬度分析 | 第42页 |
| ·N6线材缺陷原因分析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工艺1对纯镍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45-52页 |
| ·N6成分 | 第45页 |
| ·N6的XRD分析 | 第45页 |
| ·工艺1对 N6组织的影响 | 第45-48页 |
| ·Φ8.0mm棒材的组织 | 第46-47页 |
| ·成品线材Φ3.3mm的组织 | 第47-48页 |
| ·Φ8.0mm棒材的力学性能 | 第48-50页 |
| ·断口上夹杂物分析 | 第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五章 工艺2对纯镍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第52-59页 |
| ·N6线材的成分 | 第52页 |
| ·N6的XRD分析 | 第52-53页 |
| ·工艺2对 N6组织的影响 | 第53-55页 |
| ·Φ8.0mm棒材的组织 | 第53页 |
| ·成品线材Φ2.2mm的组织 | 第53-55页 |
| ·Φ8.0mm棒材的力学性能 | 第55-56页 |
| ·断口上夹杂物的成分分析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