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6-39页 |
1 ITF/ERK通路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关于ITF | 第16-18页 |
·ITF对消化道的保护作用 | 第18-22页 |
·ITF与炎症性肠病 | 第22-24页 |
2 现代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现代医学对UC的认识及其病因病机研究 | 第24-26页 |
·药物对UC的治疗研究 | 第26-30页 |
3 中医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 第30-37页 |
·中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认识及病因病机研究 | 第30页 |
·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 第30-34页 |
·中药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机理研究进展 | 第34-37页 |
4 小结和展望 | 第37页 |
5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37-39页 |
·研究思路 | 第37页 |
·研究内容 | 第37页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37-39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39-73页 |
实验一 溃结灵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39-45页 |
1 材料 | 第39-40页 |
2 方法 | 第40-42页 |
3 结果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5页 |
实验二 溃结灵对UC大鼠结肠粘膜ITF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45-55页 |
1 材料 | 第45-47页 |
2 方法 | 第47-51页 |
3 结果 | 第51-53页 |
4 讨论 | 第53-55页 |
实验三 溃结灵对UC大鼠结肠粘膜MUG2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55-62页 |
1 材料 | 第55-56页 |
2 方法 | 第56-59页 |
3 结果 | 第59-60页 |
4 讨论 | 第60-62页 |
实验四 溃结灵对UC大鼠结肠粘膜pERK1/2、pMEK1/2蛋白水平的影响 | 第62-73页 |
1 材料 | 第62-64页 |
2 方法 | 第64-68页 |
3 结果 | 第68-70页 |
4 讨论 | 第70-73页 |
结语 | 第73-75页 |
1.主要研究结论及意义 | 第73-74页 |
2.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74页 |
3.本研究的不足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9页 |
附录一:结肠粘膜电镜图片 | 第89-90页 |
附录二:IHC法检测ITF蛋白表达(×400) | 第90-91页 |
附录三:缩写 | 第91-93页 |
附录四:在读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目录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