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宋拟诗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的问题与思路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拟诗的界定 | 第13-20页 |
第一节 拟诗的立类标准 | 第13-18页 |
第二节 拟乐府之辨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晋宋拟诗复兴原因 | 第20-30页 |
第一节 士人心态的变化 | 第20-23页 |
(一) 功利心态 | 第21-22页 |
(二) 避祸心态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文学环境 | 第23-26页 |
(一) 由独崇玄学到博学之变 | 第23-24页 |
(二) 对历代文学的总结 | 第24-26页 |
第三节 音乐背景 | 第26-30页 |
(一) 汉魏旧乐的整理与建设 | 第26-28页 |
(二) 江南新声的兴起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崇古追新——晋宋拟诗的特点 | 第30-45页 |
第一节 回复汉魏诗歌传统 | 第30-37页 |
(一) 重兴寄 | 第30-34页 |
(二) 尚辞采 | 第34-37页 |
第二节 刘宋拟诗的新变 | 第37-41页 |
(一) 向民间乞灵——对江南民歌的模拟 | 第37-38页 |
(二) 声色渐开——对艳情题材的模拟 | 第38-41页 |
第三节 拟诗的意义 | 第41-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