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冶金技术论文--粉末冶金(金属陶瓷工艺)论文--粉末冶金制品及其应用论文

烧结材料三维变形广义上限元理论与应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8页
   ·引言第14-15页
   ·烧结材料塑性理论研究方法第15-17页
     ·金属塑性力学方法第15-16页
     ·广义塑性力学方法第16-17页
     ·微观细观力学方法第17页
   ·烧结材料塑性变形问题的求解方法第17-23页
     ·初等解析法第17-19页
     ·滑移线分析法第19-20页
     ·有限元分析法第20-22页
     ·极限分析方法第22-23页
   ·上限元法第23-25页
     ·上限元法简介第23-24页
     ·烧结材料塑性变形的上限元法回顾第24-25页
   ·本研究的课题来源、内容、方法和目标第25-27页
     ·本研究的课题来源第25页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5-26页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思路第26-27页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第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2章 广义塑性变形理论基础第28-41页
   ·引言第28页
   ·基本变形规律第28-31页
     ·变形过程描述第28-29页
     ·变形规律第29页
     ·基本变形参数第29-31页
   ·基本方程式第31-34页
     ·质量不变条件第31页
     ·平衡微分方程第31页
     ·几何方程第31-32页
     ·等效应变增量、等效应变率、等效应力第32-33页
     ·应力-应变关系第33-34页
   ·烧结材料变形对致密化影响分析第34-35页
   ·广义塑性屈服条件第35-40页
     ·屈服条件表达式第35-36页
     ·系数的确定第36-38页
     ·讨论与分析第38-39页
     ·屈服条件的简化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变形能量方程和极值原理第41-57页
   ·引言第41页
   ·塑性变形功(率)和功平衡原理第41-43页
     ·塑性变形功(率)第41-42页
     ·功的平衡原理第42-43页
   ·速度间断和应力间断第43-47页
     ·变形体设定第43-44页
     ·速度间断第44-46页
     ·应力间断第46-47页
   ·烧结材料塑性变形最大塑性功原理第47-50页
     ·烧结材料塑性变形的两个性质第47-49页
     ·Drucker公设推广第49-50页
     ·最大塑性功原理第50页
   ·烧结材料塑性变形虚功原理和能量方程第50-53页
     ·虚功方程和能量方程第50-51页
     ·间断对能量方程的影响第51-52页
     ·存在间断的情况下的虚功方程第52-53页
   ·烧结材料塑性变形极值原理第53-55页
     ·上限定理第53-54页
     ·下限定理第54-55页
   ·上限定理在平面应变挤压中的应用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4章 上限元速度场模型第57-79页
   ·引言第57页
   ·上限分析法基础第57-61页
     ·塑性变形精确解的实现条件第57-58页
     ·上限定理与上限解第58页
     ·上限分析法求解塑性变形问题的一般步骤第58-59页
     ·流动模型的建立第59-60页
     ·动可容速度场条件第60-61页
   ·烧结材料GUBET第61-63页
     ·烧结材料GUBET特点第61-62页
     ·烧结材料GUBET假定第62-63页
     ·GUBET中的单元划分与分类第63页
   ·轴对称和平面变形速度场建模介绍第63-68页
     ·典型轴对称工艺第63-64页
     ·圆柱坐标系速度场介绍第64-68页
     ·圆柱坐标系下速度场的局限性第68页
   ·三维变形速度场模型第68-76页
     ·六方体单元动可容速度场第68-71页
     ·三角形柱状单元动可容速度场第71-76页
   ·直角坐标系下的应变率场第76-78页
     ·六方体单元的应变率场第76页
     ·三角形柱状单元的应变率场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5章 上限功率构成以及计算第79-97页
   ·引言第79页
   ·上限功率构成分析第79-82页
   ·轴对称变形体上限功率介绍第82-83页
     ·塑性变形功率第82页
     ·剪切功率第82-83页
     ·摩擦功率第83页
   ·塑性变形功率第83-85页
     ·六方体单元的塑性变形功率第83-84页
     ·三角形柱状单元的塑性变形功率第84-85页
   ·剪切功率第85-92页
     ·六方体单元间的剪切功率第85-89页
     ·三角形柱状单元的剪切功率第89-92页
   ·摩擦功率第92-96页
     ·六方体单元与工具间的摩擦功率第92-94页
     ·三角形柱状单元与工具间的摩擦功率第94-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6章 速度场优化和GUBET应用分析第97-115页
   ·引言第97页
   ·速度场优化第97-103页
     ·速度场优化内容第97-98页
     ·速度场优化流程第98-99页
     ·速度场优化模型第99-100页
     ·优化方法第100-102页
     ·Matlab介绍第102-103页
   ·GUBET应用范围第103-106页
     ·上限载荷的确定第103-104页
     ·变形过程模拟分析第104页
     ·烧结材料致密规律的分析第104-106页
   ·烧结材料圆柱体自由镦粗GUBET分析第106-114页
     ·坐标系和单元模式的选择第106-107页
     ·动可容速度场的构造第107-108页
     ·速度间断值第108-110页
     ·摩擦条件第110页
     ·上限功率计算与速度场优化第110-112页
     ·实验验证第112-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7章 一般形状变形体GUBET分析第115-126页
   ·引言第115页
   ·动可容速度场构造第115-118页
     ·塑性变形过程分析第115-116页
     ·单元的划分第116-117页
     ·动可容速度场第117-118页
   ·速度间断面分析及间断值计算第118-120页
     ·速度间断面分析第118-119页
     ·速度间断值计算第119-120页
   ·摩擦条件分析第120页
   ·上限功率的计算第120-122页
     ·总功率模型第120页
     ·塑性变形功率第120页
     ·剪切功率第120-121页
     ·优化计算第121-122页
   ·实验对比与结果分析第122-125页
     ·实验条件第122-123页
     ·实验结果和对比分析第123-125页
   ·本章小结第125-126页
第8章 结论和展望第126-129页
   ·结论第126-128页
   ·展望第128-129页
致谢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6页
附录1 圆柱体自由镦粗GUBET分析数学模型第136-142页
附录2 六棱柱体闭式模锻GUBET数学模型第142-147页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I/SiO2纳米杂化薄膜聚集态结构研究
下一篇:基于无线网络的家庭安防系统的硬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