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14页 |
Abstract | 第14-1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8-50页 |
·选题缘起 | 第18-21页 |
·研究目标 | 第21-25页 |
·问题的具体界定 | 第22-23页 |
·初步有待验证的假说 | 第23-25页 |
·研究视角 | 第25-32页 |
·基本假定 | 第25-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1页 |
·数据来源 | 第31-32页 |
·结构框架 | 第32-35页 |
·论文框架 | 第33-34页 |
·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文献综述 | 第35-50页 |
·相关理论解释与讨论 | 第35-46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46-50页 |
第2章 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历史变迁与基本事实 | 第50-81页 |
·单要素生产率变化及资源利用特征 | 第50-59页 |
·劳动生产率 | 第50-53页 |
·土地生产率 | 第53-55页 |
·对劳动和土地要素的替代 | 第55-59页 |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度量与分解的非参数框架 | 第59-65页 |
·基于DEA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度量 | 第59-63页 |
·基于产出的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图解 | 第63-64页 |
·基于产出的规模效率图解 | 第64-65页 |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源泉的时空演变 | 第65-71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处理 | 第65-67页 |
·时间演变模式 | 第67-69页 |
·空间分布模式 | 第69-71页 |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收敛性检验 | 第71-79页 |
·经济增长收敛性理论 | 第71-73页 |
·σ收敛检验 | 第73-75页 |
·绝对β收敛检验 | 第75-77页 |
·条件β收敛检验 | 第77-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3章 中国农业生产率增长的行业基础 | 第81-101页 |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度量与分解的参数框架 | 第81-85页 |
·基于SFA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度量 | 第81-83页 |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具体设定 | 第83-85页 |
·变量界定与数据处理 | 第85-88页 |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分解的行业基础讨论 | 第88-99页 |
·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 第88-91页 |
·行业技术进步特征 | 第91-94页 |
·行业技术效率及其变化特征 | 第94-97页 |
·行业生产率增长分解与讨论 | 第97-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第4章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微观增长因素分析 | 第101-134页 |
·引言 | 第101-104页 |
·变量界定、数据处理与理论分析框架 | 第104-117页 |
·理论分析框架 | 第104-109页 |
·数据说明 | 第109页 |
·变量定义与预期假说 | 第109-117页 |
·农业效率的微观影响因素实证与讨论 | 第117-132页 |
·土地生产率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7-119页 |
·劳动生产率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第119-123页 |
·农户成本利润率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3-127页 |
·全要素生产率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7-129页 |
·技术效率的微观影响因素分析 | 第129-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4页 |
第5章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宏观增长因素分析 | 第134-161页 |
·转型期农村主要经济制度变迁历史回顾与性质分析 | 第135-146页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扩散与稳定 | 第135-137页 |
·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 | 第137-139页 |
·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化进程 | 第139-141页 |
·农村税费改革 | 第141-142页 |
·农业公共支出强度变迁 | 第142-144页 |
·农业开放程度变迁 | 第144-145页 |
·其他主要经济制度变迁 | 第145-146页 |
·模型、变量与数据 | 第146-148页 |
·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实证估计和解释 | 第148-160页 |
·第一阶段:1979-1984年 | 第148-150页 |
·第二阶段:1985-1991年 | 第150-151页 |
·第三阶段:1992-1996年 | 第151-153页 |
·第四阶段:1997-2000年 | 第153-155页 |
·第五阶段:2001-2005年 | 第155-157页 |
·其他变量的表现与讨论 | 第157-160页 |
·本章小结 | 第160-161页 |
第6章 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生产率增长 | 第161-188页 |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 第162-167页 |
·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发展 | 第162-163页 |
·人力资本的内涵 | 第163-165页 |
·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 | 第165-167页 |
·人力资本投资的工具性价值 | 第167-177页 |
·教育变量对人力资本的度量 | 第168-170页 |
·人力资本的直接要素效应 | 第170-174页 |
·人力资本的间接效率效应 | 第174-177页 |
·人力资本投资的构建性价值 | 第177-186页 |
·对人力资本理论的反思 | 第177-178页 |
·基于GDP增长与人类发展视角的两种发展观 | 第178-180页 |
·人类发展视角下人力资本投资的构建性价值 | 第180-184页 |
·对中国发展过程的启示 | 第184-186页 |
·本章小结 | 第186-188页 |
第7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88-200页 |
·基本结论 | 第188-191页 |
·政策含义 | 第191-195页 |
·存在的创新和不足 | 第195-198页 |
·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 第195-196页 |
·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196-198页 |
·研究展望 | 第198-20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0-214页 |
附录 | 第214-24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46-247页 |
致谢 | 第247-2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