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双手操作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9-11页 |
2 相关文献及理论综述 | 第11-22页 |
·利手问题概述 | 第11-15页 |
·利手的起源、形成与现状 | 第11-13页 |
·左利手者的特殊问题 | 第13-14页 |
·左利手者的特质 | 第14-15页 |
·大脑功能不对称理论 | 第15-18页 |
·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理论简介 | 第16-18页 |
·协同学理论 | 第18-22页 |
·理论释意 | 第18-20页 |
·应用领域 | 第20-21页 |
·指导意义 | 第21-22页 |
3 左右利手操作优势分析 | 第22-29页 |
·左右利手者的运动优势分析 | 第22页 |
·脑功能不对称与利手操作优势的联系 | 第22-26页 |
·左利手者与右利手者大脑功能差异 | 第23-24页 |
·大脑左右半球的感觉和躯体运动功能 | 第24页 |
·左右利手操作优势的生理、心理机制 | 第24-26页 |
·右脑活化 | 第26-29页 |
·右脑活化的生理基础 | 第26页 |
·右脑活化的意义 | 第26-27页 |
·右脑活化的方法 | 第27-29页 |
4 双手协同操作研究 | 第29-37页 |
·双手运动的控制 | 第29-32页 |
·肌肉、感觉信息和运动 | 第29-30页 |
·双手运动的脑机制 | 第30页 |
·双手运动的心理学模型 | 第30-32页 |
·双手操作的协同学分析 | 第32-35页 |
·左右脑的协同活动 | 第32-33页 |
·脑与肢体的协同活动 | 第33-34页 |
·双手操作的协同活动 | 第34-35页 |
·双手协同操作的积极意义 | 第35页 |
·双手协同操作能力开发 | 第35-37页 |
5 实验研究 | 第37-53页 |
·实验对象 | 第37页 |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判定被试利手性 | 第37页 |
·参与实验 | 第37-39页 |
·实验数据处理 | 第39页 |
·实验结果 | 第39-49页 |
·反应时运动时实验 | 第39-42页 |
·追踪实验 | 第42-44页 |
·双手调节实验 | 第44-45页 |
·数据结果汇总 | 第45-49页 |
·讨论分析 | 第49-53页 |
·利手对操作绩效的影响 | 第49-51页 |
·性别对左右利手者操作绩效的差异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7页 |
参与导师项目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