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内经》饮食理论研究 | 第7-29页 |
一、《内经》饮食理论的指导思想——整体观念 | 第7-8页 |
二、《内经》饮食理论的构建特点 | 第8-14页 |
(一) 阴阳五行为论理工具 | 第8-9页 |
(二) 儒道文化为形成背景 | 第9-12页 |
(三) 脏腑气血为立论基础 | 第12-13页 |
(四) 药食一体为应用理念 | 第13-14页 |
三、《内经》饮食调摄原则 | 第14-16页 |
(一) 法天则地 | 第14-15页 |
(二) 调摄阴阳 | 第15页 |
(三) 调理脏腑 | 第15-16页 |
(四) 扶助正气 | 第16页 |
四、《内经》饮食将息法 | 第16-22页 |
(一) 食饮有节 | 第17-18页 |
(二) 司岁备物 | 第18页 |
(三) 谨和五味 | 第18-19页 |
(四) 规避食害 | 第19-21页 |
(五) 美其饮食 | 第21-22页 |
五、《内经》饮食理论的临床意义 | 第22-29页 |
(一) 养生学意义 | 第22-23页 |
(二) 诊断学意义 | 第23-25页 |
(三) 治疗学意义 | 第25-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查新报告 | 第33-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