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WCDMA基站单板测试系统的研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1页 |
·WCDMA 基站的发展 | 第9页 |
·课题意义与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主要任务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测试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11-17页 |
·测试目标的认识 | 第11-12页 |
·WCDMA 基站的组成 | 第11页 |
·基站单板对外接口 | 第11-12页 |
·测试需求 | 第12-13页 |
·总体测试方案 | 第13-16页 |
·系统研制目标 | 第13页 |
·系统设计方案 | 第13-14页 |
·测试流程 | 第14-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测试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17-35页 |
·嵌入式系统介绍 | 第17-18页 |
·TC 测试板硬件构成 | 第18-19页 |
·CPU 模块 | 第19-24页 |
·CPU 模块的组成 | 第19-20页 |
·MPC852T 简介 | 第20-22页 |
·小系统时钟拓扑 | 第22页 |
·复位电路 | 第22-23页 |
·存储器 | 第23页 |
·以太网接口 | 第23-24页 |
·通用接口 | 第24页 |
·以太网交换模块 | 第24-26页 |
·时钟模块 | 第26-30页 |
·时钟鉴相器 | 第27-28页 |
·MCU 控制模块 | 第28页 |
·频率合成、时钟生成模块 | 第28-29页 |
·驱动分发器 | 第29页 |
·时钟检测模块 | 第29-30页 |
·逻辑接口模块 | 第30-31页 |
·上下行IQ 通道测试模块 | 第31-34页 |
·下行IQ 通道测试模块 | 第31-32页 |
·上行IQ 通道测试模块 | 第32-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可编程逻辑设计 | 第35-55页 |
·看门狗管理逻辑模块 | 第35-39页 |
·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模块接口 | 第36-37页 |
·模块测试仿真波形 | 第37-39页 |
·帧频帧号产生模块 | 第39-41页 |
·基本原理 | 第39页 |
·模块接口 | 第39-40页 |
·模块测试仿真波形 | 第40-41页 |
·时钟检测模块 | 第41-43页 |
·基本原理 | 第41页 |
·模块接口 | 第41-42页 |
·模块测试仿真波形 | 第42-43页 |
·UART 模块 | 第43-45页 |
·基本原理 | 第43-44页 |
·模块接口 | 第44页 |
·模块测试仿真波形 | 第44-45页 |
·下行IQ 数据处理模块 | 第45-50页 |
·基本原理 | 第46-48页 |
·模块接口 | 第48-50页 |
·模块测试仿真波形 | 第50页 |
·上行IQ 数据处理模块 | 第50-54页 |
·基本原理 | 第50-52页 |
·模块接口 | 第52-53页 |
·模块测试仿真波形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测试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5-73页 |
·嵌入式系统软件构成 | 第55-56页 |
·BSP 软件 | 第56-58页 |
·BSP 软件的组成 | 第56-57页 |
·BSP 在软件系统中的位置 | 第57-58页 |
·BSP 的功能 | 第58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58-63页 |
·VxWorks 简介 | 第60页 |
·VxWorks 映像 | 第60-61页 |
·可加载VxWorks 映像的启动过程 | 第61-63页 |
·TC 测试板软件构架 | 第63-72页 |
·测试基本流程 | 第63-65页 |
·测试软件构架 | 第65-69页 |
·测试资源 | 第69-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系统调试 | 第73-76页 |
·BSP 最小系统调试 | 第73-75页 |
·仿真器调试 | 第73-74页 |
·黑调 | 第74-75页 |
·整机功能调试 | 第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