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戏剧文学论文

聊斋戏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引言第10-16页
 一、 选题初衷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 聊斋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11-14页
 三、 本文研究的材料及范围第14-16页
第一章 聊斋戏改编概况第16-32页
 第一节 清代聊斋戏改编状况第16-25页
 第二节 清代以后聊斋戏改编状况第25-32页
第二章 聊斋戏的改编第32-42页
 第一节 聊斋戏的选材特点第32-35页
 第二节 聊斋戏的改编方式第35-42页
  一、 忠于原著第36-37页
  二、 熔铸合一第37-38页
  三、 添加删减第38-39页
  四、 借题发挥第39-40页
  五、 推陈出新第40-42页
第三章 聊斋戏的舞台艺术第42-52页
 第一节 充满创意的舞台设计和人物造型第42-46页
 第二节 独特的表演手法和绝技第46-50页
 第三节 对地方戏的丰富和补充第50-52页
第四章 同一篇目不同剧种改编分析第52-72页
 第一节 《庚娘》第52-64页
  秦腔《庚娘传》第53-54页
  评剧《庚娘传》第54-55页
  京剧《庚娘》第55-56页
  三剧比较第56-59页
  晋剧《尤庚娘》第59-62页
  川剧《打红台》第62-64页
 第二节 《马介甫》、《折狱》、《胭脂》第64-72页
  《马介甫》第64-66页
  《折狱》第66-68页
  《胭脂》第68-72页
余论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六十种曲》中的忠奸斗争
下一篇:《拜月亭》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