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物理学理论发展探讨孙思邈修道养生观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言 | 第9-13页 |
1 孙思邈修道养生思想考 | 第13-42页 |
·孙氏道论及修道养生观 | 第13-16页 |
·《老》《庄》对孙氏修道养生思想的影响 | 第16-29页 |
·孙氏与老庄的渊源 | 第16-17页 |
·《老子》道论及修道养生思想 | 第17-23页 |
·《庄子》道论及修道养生思想 | 第23-25页 |
·孙氏对《老》《庄》的引用发挥 | 第25-29页 |
·《周易》对孙氏修道养生思想的影响 | 第29-36页 |
·《周易》其书 | 第30页 |
·《周易》道论 | 第30-33页 |
·《周易》修道养生思想 | 第33-34页 |
·孙氏对《周易》的引用发挥 | 第34-36页 |
·《内经》对孙氏修道养生思想的影响 | 第36-42页 |
·《内经》中的修道养生思想 | 第36-37页 |
·《内经》天道观 | 第37页 |
·《内经》阴阳学说 | 第37-39页 |
·《内经》五行学说 | 第39-40页 |
·孙氏对《内经》修道养生思想的引用 | 第40-42页 |
2 孙思邈修道养生实践考 | 第42-56页 |
·养性为本 | 第42-45页 |
·性命兼修 | 第45-54页 |
·修道养生是性命兼修过程 | 第45-47页 |
·孙氏对性命双修的实践 | 第47-54页 |
·孙氏在临床上对修道养生方法的运用 | 第54-56页 |
3 修道养生与统一场论 | 第56-67页 |
·修道养生与元气论自然观 | 第56-57页 |
·现代统一场论 | 第57-62页 |
·物质世界统一性思想 | 第57-58页 |
·统一场论的提出 | 第58-60页 |
·统一场论的发展 | 第60-62页 |
·元气论与统一场论比较 | 第62-63页 |
·修道养生与统一场论的互读 | 第63-67页 |
4 修道养生与自组织 | 第67-91页 |
·非线性科学与自组织 | 第67-72页 |
·非线性科学的发展 | 第67-71页 |
·自组织理论的形成 | 第71-72页 |
·人体是一复杂的自组织系统 | 第72-74页 |
·自组织现象 | 第72-74页 |
·人体是复杂的耗散结构 | 第74页 |
·耗散结构形成与基本假说 | 第74-80页 |
·热力学定律与宇宙学佯谬 | 第74-77页 |
·耗散结构形成的条件 | 第77-79页 |
·推论与假说 | 第79-80页 |
·修道养生对自组织的运用 | 第80-91页 |
·通过养性抑制熵增diS | 第80-82页 |
·信息反馈以增加有序 | 第82-86页 |
·“还丹”与协同 | 第86-88页 |
·涨落与有序 | 第88-91页 |
5 修道养生与混沌学 | 第91-116页 |
·混沌理论 | 第91-107页 |
·分形与分维 | 第91-95页 |
·混沌理论的形成 | 第95-107页 |
·天人合应中的混沌 | 第107-111页 |
·解读混沌 | 第111-116页 |
结语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个人简历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