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前言 | 第15-16页 |
文献回顾 | 第16-34页 |
一、缺血性脑卒中 | 第16-21页 |
1.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 第16-17页 |
2. 脑卒中的治疗策略 | 第17页 |
3. 脑卒中可能的损伤机制 | 第17-21页 |
·氧化应激与硝化应激 | 第17-18页 |
·皮层去极化扩散 | 第18-19页 |
·兴奋性毒性损伤 | 第19页 |
·钙调节障碍 | 第19页 |
·凋亡、坏死和自噬 | 第19-20页 |
·炎症 | 第20-21页 |
二、炎症和小胶质细胞 | 第21-29页 |
1. 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免疫反应 | 第21-22页 |
2. MG | 第22-26页 |
·MG 的起源 | 第22-23页 |
·MG 的形态 | 第23页 |
·MG 的功能 | 第23-24页 |
·MG 和脑缺血损伤的关系 | 第24-25页 |
·MG 的活化机制 | 第25-26页 |
3. 炎性介质 | 第26-29页 |
·IL-1 | 第26-27页 |
·TNF-α | 第27-28页 |
·IL-6 | 第28页 |
·IL-18 | 第28页 |
·IFN-γ | 第28页 |
·TGF-β1 | 第28-29页 |
·CXCL1 | 第29页 |
三、人参皂甙Rd | 第29-31页 |
四、LUMINEX 液相芯片技术 | 第31-34页 |
实验一 GSRd 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G 的影响 | 第34-48页 |
引言 | 第34页 |
1 材料 | 第34-35页 |
·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实验动物 | 第35页 |
2 方法 | 第35-40页 |
·动物分组和模型制作 | 第35-36页 |
·TTC 染色和神经功能学评分 | 第36-38页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MG 的变化 | 第38页 |
·检测脑缺血再灌住后MG 释放细胞因子蛋白表达变化 | 第38-39页 |
·检测脑缺血再灌住后NF-κB mRNA 表达变化 | 第39-40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40页 |
3 结果 | 第40-46页 |
·GSRd 对大鼠MCAO 模型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学评分的影响 | 第40-41页 |
·GSRd 对MCAO 模型后激活MG 形态的影响 | 第41-43页 |
·GSRd 对MCAO 模型后激活MG 功能的影响 | 第43-46页 |
·GSRd 对MCAO 模型后NF-κB mRNA 的影响 | 第46页 |
4 讨论 | 第46-48页 |
实验二 GSRd 对原代培养MG 的影响 | 第48-57页 |
引言 | 第48页 |
1 材料 | 第48-49页 |
·主要试剂 | 第48-49页 |
·主要仪器 | 第49页 |
·实验动物 | 第49页 |
2 方法 | 第49-52页 |
·原代培养大鼠MG | 第49-50页 |
·免疫荧光染色法鉴定MG 纯度 | 第50-51页 |
·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MG 形态 | 第51页 |
·Luminex technology 检测细胞因子 | 第51页 |
·统计学分析 | 第51-52页 |
3 结果 | 第52-53页 |
·原代培养的MG 的形态和纯度 | 第52页 |
·GSRd 对LPS 激活MG 形态的影响 | 第52-53页 |
·GSRd 对LPS 激活MG 功能的影响 | 第53页 |
4 讨论 | 第53-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6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