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选题依据与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论文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17-19页 |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2 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 | 第20-24页 |
·我国土地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20-21页 |
·土地权利归属制度 | 第20页 |
·土地所有权禁止转让制度 | 第20页 |
·土地登记制度 | 第20页 |
·国有土地有偿有限期使用制度 | 第20页 |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 第20-21页 |
·耕地保护制度 | 第21页 |
·土地调查制度和土地统计制度 | 第21页 |
·我国现行的土地权利体系 | 第21页 |
·土地所有权 | 第21页 |
·土地使用权 | 第21页 |
·土地他项权利 | 第21页 |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建议 | 第21-23页 |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2页 |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建议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土地征用补偿及价值链延伸经验 | 第24-30页 |
·土地征用补偿的范围和规定 | 第24-28页 |
·日本的“正当补偿” | 第24-25页 |
·美国的“合理补偿” | 第25页 |
·巴西的“公平补偿” | 第25-26页 |
·中国香港的土地征用补偿 | 第26页 |
·加拿大的土地征用补偿 | 第26页 |
·英国的土地征用补偿 | 第26-27页 |
·韩国的土地征用补偿 | 第27-28页 |
·中国台湾省的土地征用补偿 | 第28页 |
·可供借鉴的经验 | 第28-29页 |
·征地补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 第28-29页 |
·征地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 第29页 |
·通过征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与基本框架 | 第30-39页 |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 | 第30-31页 |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 | 第30页 |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 | 第30-31页 |
·我国土地调控的基本思路 | 第31-34页 |
·我国土地管理方面调控的基本思路 | 第31-32页 |
·我国征地制度方面调控的基本思路 | 第32-33页 |
·我国新型征地制度的建立 | 第33-34页 |
·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框架 | 第34-36页 |
·设定集体建设用地入市门槛 | 第34-35页 |
·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 第35页 |
·适时开征物业税 | 第35-36页 |
·建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政策建议 | 第36-38页 |
·构建城乡土地制度变迁的联动机制,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 第36-37页 |
·推进征地制度改革,逐步培育城乡土地所有权市场 | 第37-38页 |
·建立农村集体土地一级市场,促进农村集体土地自由流转 | 第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5 我国土地价值链延伸策略及发展模式 | 第39-48页 |
·我国土地价值链延伸的科学内涵 | 第39-41页 |
·土地价值链延伸的含义 | 第39页 |
·我国土地价值链延伸的迫切性 | 第39-40页 |
·我国土地价值链延伸的深远意义 | 第40-41页 |
·集体土地征用后的土地价值流向 | 第41-42页 |
·集体土地转为城市用地后的价值分配 | 第41-42页 |
·通过价值链延伸发挥土地的社会保障和致富功能 | 第42页 |
·集体土地征用后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本原则 | 第42-43页 |
·失地农民身份市民化 | 第42页 |
·就业组织形式市场化 | 第42-43页 |
·发展致富门路长效化 | 第43页 |
·集体土地征用后的土地价值链延伸策略 | 第43-44页 |
·政府搭台 | 第43-44页 |
·企业主导 | 第44页 |
·市场运作 | 第44页 |
·长期受益 | 第44页 |
·集体土地征用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 第44-47页 |
·“单向开发+优先就业”模式 | 第45页 |
·“共同开发+资源共享”模式 | 第45-46页 |
·“产业投资+多种经营”模式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6 促进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价值链延伸的路径建议 | 第48-59页 |
·第一阶段:2010 年前,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 第48-51页 |
·征地补偿安置方式多样化 | 第48-49页 |
·征地补偿安置方式市场化 | 第49-51页 |
·征地补偿安置方式社会化 | 第51页 |
·第二阶段:2015 年前,建立可持续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 第51-55页 |
·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 第52-53页 |
·进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创新 | 第53页 |
·建立健全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 第53-55页 |
·第三阶段:2020 年前,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 | 第55-58页 |
·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具体目标 | 第56页 |
·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基本思路 | 第56-57页 |
·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59-62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未来的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