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通安全的公路景观设计与评价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存在问题 | 第14-15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主要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公路景观与交通安全关系 | 第17-24页 |
·概述 | 第17-18页 |
·公路景观与景观设计 | 第17页 |
·交通安全与安全评价 | 第17-18页 |
·道路景观对交通安全影响 | 第18-22页 |
·公路线形景观对交通安全影响 | 第18-19页 |
·公路构造物景观对交通安全影响 | 第19-21页 |
·公路附属设施景观对交通安全影响 | 第21页 |
·公路绿化景观对交通安全影响 | 第21-22页 |
·道路人工景观对交通安全影响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基于交通安全的公路景观设计 | 第24-43页 |
·公路景观设计概述 | 第24-27页 |
·公路景观设计原则 | 第24-25页 |
·公路景观设计方法 | 第25-26页 |
·存在问题 | 第26-27页 |
·公路线形协调设计 | 第27-31页 |
·平面线形连续性 | 第27-29页 |
·竖向线形的连续性 | 第29-30页 |
·三维线形连续性 | 第30-31页 |
·公路绿化景观设计 | 第31-35页 |
·中央分隔带绿化景观设计 | 第31-32页 |
·边坡与护坡道绿化设计 | 第32-33页 |
·互通立交绿化设计 | 第33-34页 |
·隧道洞门及渐变段绿化设计 | 第34-35页 |
·服务区、收费区绿化设计 | 第35页 |
·公路构造物景观设计 | 第35-39页 |
·公路路基景观设计 | 第35-36页 |
·隧道景观设计 | 第36-37页 |
·桥梁景观设计 | 第37页 |
·互通立交景观设计 | 第37-38页 |
·服务区、收费站景观设计 | 第38-39页 |
·公路附属设施景观设计 | 第39-41页 |
·公路人工景观设计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公路景观安全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43-57页 |
·公路景观安全评价原理 | 第43-46页 |
·视觉原理 | 第43-44页 |
·色彩学原理 | 第44-46页 |
·美学原理 | 第46页 |
·公路线形景观评价体系 | 第46-50页 |
·评价指标分析 | 第46-49页 |
·构建评价体系 | 第49-50页 |
·公路绿化景观评价体系 | 第50-51页 |
·评价指标分析 | 第50页 |
·构建评价体系 | 第50-51页 |
·公路构造物景观评价体系 | 第51-54页 |
·桥梁评价体系 | 第51-52页 |
·隧道评价体系 | 第52-53页 |
·互通立交评价体系 | 第53-54页 |
·公路附属设施景观评价体系 | 第54-55页 |
·交通标志评价体系 | 第54-55页 |
·安全护栏评价体系 | 第55页 |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公路景观评价方法研究 | 第57-62页 |
·公路景观系统评价 | 第57-59页 |
·概述 | 第57页 |
·评价原则 | 第57页 |
·评价程序 | 第57-58页 |
·评价标准 | 第58-59页 |
·公路景观评价方法 | 第59-61页 |
·专家咨询法 | 第59-60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2页 |
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