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动力机制研究--以黔江区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已有研究综述 | 第8-13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简要评述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和特色 | 第13页 |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系统学理论 | 第14页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14-1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16页 |
2 城镇建设用地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只注重城镇外延式扩展,忽视城镇内涵挖掘 | 第16-17页 |
·开发区建设“泛滥”,城镇土地闲置浪费严重 | 第17页 |
·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难以发挥城镇功能 | 第17-18页 |
3 集约用地的动力机制分析 | 第18-22页 |
·导致不集约用地的因素 | 第18-20页 |
·政府因素 | 第18-19页 |
·企业因素 | 第19-20页 |
·资金因素 | 第20页 |
·促使集约用地的因素 | 第20-22页 |
·政府因素 | 第20-21页 |
·经济、社会因素 | 第21-22页 |
4 黔江区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动力机制评价 | 第22-38页 |
·研究区区域概况 | 第22-24页 |
·地理位置及人口 | 第23页 |
·自然条件 | 第23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3-24页 |
·黔江区建设用地利用的基本形势判断 | 第24-29页 |
·建设用地现状分析 | 第24-25页 |
·黔江区建设用地扩展过程分析 | 第25-26页 |
·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规模扩展分析 | 第26-29页 |
·黔江区建设用地集约用地评价 | 第29-34页 |
·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 第29-30页 |
·黔江区城镇土地利用集约度的计算 | 第30-33页 |
·各项指标对于集约利用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 第33-34页 |
·黔江区建设用地潜力评价 | 第34-36页 |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4-35页 |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级别构建及结果 | 第35-36页 |
·黔江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第36-38页 |
·黔江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36-37页 |
·针对黔江区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措施建议 | 第37-38页 |
5 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策研究 | 第38-41页 |
·对集约用地动力机制分析的评价 | 第38-39页 |
·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 | 第39-41页 |
·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 | 第39页 |
·严格控制城镇发展权 | 第39页 |
·提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位 | 第39页 |
·建立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 第39-40页 |
·推进城镇土地整理 | 第40页 |
·政府强化对建设用地的管理 | 第40-41页 |
6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