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肥料学论文--积肥技术、调制与施肥效益论文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黑垆土团聚体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缩写词表第8-12页
前言第12-14页
第一章 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第14-37页
   ·土壤团聚体形成机制研究第14-16页
   ·土壤团聚体稳定机制研究第16-20页
     ·大团聚体的稳定机制第16-18页
     ·微团聚体的稳定机制第18页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评价方法第18-20页
   ·影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因素第20-26页
     ·土壤有机质的影响第20-21页
     ·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21-22页
     ·耕作扰动的影响第22-23页
     ·种植制度和轮作方式的影响第23-24页
     ·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第24-25页
     ·其它因素的影响第25-26页
   ·土壤团聚体破坏机制研究第26-27页
   ·土壤团聚体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第27-28页
   ·土壤团聚体与土壤有机碳的关系第28-35页
     ·土壤团聚体中的碳第29-30页
     ·土壤团聚体结构与土壤有机碳库第30-32页
     ·土壤团聚体周转控制土壤有机碳的存储第32-35页
   ·土壤团聚体与土壤容重及孔隙度的关系第35-37页
第二章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第37-43页
   ·研究目的及研究思路第37-38页
   ·试验区概况第38-39页
   ·试验设计第39页
   ·采样及测定项目与方法第39-42页
     ·土壤团聚体第39-41页
     ·土壤有机碳第41页
     ·容重与孔隙度第41-42页
   ·数据统计方法第42-43页
第三章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黑垆土团聚体分布的影响第43-57页
   ·长期施肥对黑垆土风干团聚体的影响第43-49页
     ·耕作对黑垆土团聚体的影响第43-44页
     ·长期施肥对土壤风干团聚体组成的影响第44-46页
     ·各级土壤风干团聚体含量上下层分布第46-49页
   ·长期施肥对黑垆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第49-55页
     ·耕作对黑垆土水稳性团聚体组成的影响第49-51页
     ·长期施肥对水稳性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第51-53页
     ·各级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含量上下层分布第53-55页
   ·小结与讨论第55-57页
第四章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黑垆土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第57-72页
   ·长期施肥对黑垆土风干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影响第57-60页
     ·长期施肥对土壤风干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影响第57页
     ·土壤风干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与风干团聚体含量的关系第57-59页
     ·土壤风干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上下层比第59-60页
   ·长期施肥对黑垆土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影响第60-63页
     ·长期施肥对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的影响第60-61页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与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关系第61-62页
     ·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上下层比第62-63页
   ·长期施肥对黑垆土团聚体破坏率的影响第63-65页
     ·耕作对团聚体破坏率的影响第63页
     ·长期施肥对团聚体破坏率的影响第63-64页
     ·团聚体的破坏率与> 0.25 mm 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含量的关系第64-65页
     ·团聚体的破坏率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关系第65页
   ·土壤团聚体分形特征第65-70页
     ·分形维数第65-67页
     ·团聚体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第67-70页
   ·小结与讨论第70-72页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黑垆土有机碳的影响第72-79页
   ·耕作对黑垆土有机碳的影响第72页
   ·长期施肥对黑垆土有机碳的影响第72-73页
   ·土壤有机碳与团聚体的关系第73-76页
     ·有机碳与风干土壤团聚体的关系第73-74页
     ·有机碳与水稳性土壤团聚体的关系第74-76页
   ·土壤有机碳上下层比第76-77页
   ·小结与讨论第77-79页
第六章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黑垆土容重及孔隙度的影响第79-85页
   ·耕作对黑垆土容重及孔隙度的影响第79页
   ·长期施肥对黑垆土容重及孔隙度的影响第79-80页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与团聚体的关系第80-82页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与> 0.25 mm 风干团聚体的关系第80-81页
     ·土壤容重和孔隙度与> 0.25 mm 水稳性团聚体的关系第81-82页
   ·容重与孔隙度上下层比第82-83页
   ·小结与讨论第83-85页
第七章 结论第85-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6页
作者简介第96-97页
导师简介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去甲基化制剂诱导HepG2肝癌细胞RUNX3基因表达及对生物学行为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下一篇:文县白马人的文化特色及其旅游资源开发